春风三月遛北大
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 http://m.39.net/pf/a_9301840.html 文:hammery(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图:hammery 三月里来,三月天,三月中旬对于北京来说是春花烂漫的开始,春天的花儿们都已经开始争芳吐艳了!天气好,咱就不能辜负了老天爷的恩赐,踏上开往北大的地铁,出发!(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坐上地铁4号线,有北大东门和圆明园两站都可以到达,看你要从哪个门进了,我们挑了人相对少的西门。 大门口,保安开始挨个盘查证件,我肯定没有啊!咋办呢?只好硬闯了!到了门口还好,保安看到带着孩子基本也就放行了(后来听说从东门进要排长队呢)。 从石狮守卫的北京大学西门进来,看到两个学生正在水边试放自己做的电动鱼(鱼吧,做的是在不太敢恭维,也就没拍)。抬眼望去,便能看到一对秀丽的华表矗立眼前。 顺着往里走,一处杏花盛开的教学楼外引起众人围观拍照。 我自然不能错过此番美景,咔嚓咔嚓一顿拍啊!顺着路往里走,走到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出示身份证就能进。 博物馆里陈列着不同时期的瓷器,正赶上一个貌似老教授模样的人带着一群人来参观,蹭听了一会儿介绍(反正我是记不住)。 既然天气好,就应该多在室外活动,话说此时游北大的人已经很多了,可以说,游人比学生多。 门外,紫花地丁和二月兰悄悄的撒满了地面,看到两个大姐在采摘野菜的样子,路过对比了一下,采的应该是没有开花的二月兰。听她们那意思,她们管这叫野油菜。我手欠百度了一下,度娘说野油菜开黄花,好吧,咱接着往未名湖溜达。 路过一条清澈的小溪,水的确很清亮,是通往未名湖的。水里有很多很多的小蝌蚪,经同学鉴定此月份的蝌蚪应该是中华大蟾蜍的蝌蚪,注意看上图中的黑点们了吗?那就是小蝌蚪。 说到蝌蚪,想起当时的一件趣事。话说有一对年轻情侣水边观蝌蚪,女孩问:这是什么呀?男孩张嘴就来:这是鱼的幼虫...... 未名湖燕园建筑,在年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月里的未名湖韵味十足。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有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百度了一下未名湖名字的来历。未名湖是在原有自然水面的基础上规划整理而成。据知情者说,它的名称是出自钱穆教授的灵感。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却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有一首诗曾一度在北大流行: 未名湖是个海洋, 诗人都藏在水底, 灵魂们都是一条鱼, 也会从水面跃起。 根据百度记载:年,国学大师钱穆应邀进入燕京大学任教。一天,燕大监督司徒雷登在自己的家里设宴招待新同事。司徒雷登名为监督,实则燕大校务全由他一人主持,教育部规定校长必须任用中国人,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司徒雷登问大家到校后的印象,钱穆直言不讳地说,听说燕大是中国教会大学中最中国化的,现在看来不是这样,进入校门就看见“M”楼、“S”楼(以美国捐资人姓名首字母命名),这是什么意思?哪有什么中国化?应该用中国名称才对。满座默然。司徒雷登从善如流,于是,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一律赋以中国名称。园中有一湖,景色绝佳,大家竞相命名,但都不满意,最后干脆取名“未名湖”。 因为知名,很多游客也是不远万里来到北大参观,衣着整齐划一,有导游带领,倒也秩序井然。 往东边望去,博雅塔映衬在花丛中,博雅塔倒映在碧波里。这座塔是年7月燕京大学为了解决生活用水,掘的一口水井,外形则仿照通州燃灯古塔的样子,用辽代密檐砖建成。塔共13级,高37米,除塔基座以外,全部用钢筋水泥建成。因为此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资兴建,所以命名“博雅塔”。 在未名湖畔,有位大哥看我带着相机在拍照,非要凑过来看看相机里拍出来的效果,看完直说还是相机拍出来的效果好啊,并对我说:对了,你是这的学生吧?那个塔叫什么名字来着......顿感自己年轻20岁! 以上是随手拍的北大春景,其实还路过了著名的图书馆等建筑,由于光线问题没有留影。 中午和晚上分别在北大艺园餐厅和农园餐厅就餐,环境还是不错的,只是木有北大的饭卡,只能上楼上点菜,校园里的餐馆还是很实惠的,家常菜,就不上图了!最后,发一张北大里拍的六个花瓣的连翘。 下次去哪个大学呢? 纯属自娱自乐,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sljz/10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初要ldquo吃苦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