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前一段时间小编发过一篇《手足脱皮、干裂,这里有3个办法》的文章,有书友留言:冬天到了,冻疮又快出现了,小编能发关于治冻疮的文章吗?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内有附方,满满的干货,快去学习使用吧!(编辑/闫奇峰)

冻疮

作者/陈柏楠秦洪松刘明

冻疮是寒冷季节常发生的疾病,尤其是在寒冷地区室外工作者容易发病。

严寒受冻,以及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受冻部位血管痉挛,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发生皮肤坏死。受寒冻后,气血瘀滞,营卫失调所致。《疡科心得集》指出:“冻疮,乃天时严寒,气血冰凝而成。”

多发生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鼻尖和耳廓等暴露部位。受冻部位发凉、麻木,皮肤苍白,逐渐发红、肿胀,形成紫红色斑块,发痒,灼痛,严重时出现水疱或发生皮肤坏死,形成溃疡。

应改善血液循环,流通血脉,促进溃疡愈合。

红斑期:

初起,紫红色斑块未破溃者,宜温通活血、调和营卫,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患肢冰冷,阴寒证较重者,应用阳和汤加味。

同时,应用回阳止痛洗药、温脉通洗药或用透骨草、冬瓜皮各50g,煎汤乘热熏洗患处。熏洗后,用蜂蜜、熟猪油各15g,樟脑1.5g,调成软膏,涂搽患处。

溃破期:

红斑已溃破者,宜活血消肿、润肤敛口,仍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或内服八珍汤加减。同时,应用润肤洗药或用生地榆30g,紫花地丁、川芎各15g,芫花、甘草各10g,煎汤乘热熏洗患处,洗后用生肌玉红膏油纱布换药。

治疗冻疮,应用熏洗疗法,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有显著的活血通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等作用,是一种独特疗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附方:

1.回阳止痛洗药(山医院)

处方:透骨草30g,当归、赤芍、川椒、苏木各15g,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川牛膝、白芷、海桐皮各10g。

用法:将上药共为粗末,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或溻渍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如有疮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功用:回阳止痛,活血通络。

2.温脉通洗药(笔者经验方)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艾叶、羌活各20g,川椒、白芷、生附子、生南星、干姜、红花、甘草各10g。

用法:加水煎汤,乘热熏洗患处,每日2次。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3.玉红膏油纱布(山医院)

处方:当归60g,白芷15g,紫草6g,甘草36g,血竭、轻粉各12g,白蜡60g,香油g。

制法:将前四味药放入香油内浸泡5天,再将药煎枯为度,过滤去渣,继加热熬油,再把血竭、白蜡放入油内熔化,后再加入轻粉,搅匀成膏(即《外科正宗》的生肌玉红膏)。如加纱布条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即制成玉红膏油纱布,备用。

用法:外敷疮口,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功用:解毒去腐,生肌敛口。

拓展阅读:

介绍一个防治“冻疮”的小验方

桂枝汤加味治冻疮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国医大师尚德俊》,主编/陈柏楠秦红松刘明,主审/尚德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编辑/闫奇峰。校对/惠芬、罗云霞。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hxcf/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