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第六期《江南》同题诗赛共收到稿件90余首,经过诗人太白酒桶细致认真地初选,30首入围。

江南入围作品30首

1:江南

盗版的芥子园图谱

和真的一样

足够用一生临摹小桥流水,东篱黄花

扁舟从溪上滑过

还是当年的江南模样

那些悠然的古人,一个一个都走向空山

我学他们偷来一座纸上江南

好像和真的一样

好像和他们一样衣食无忧

2:江南

我奶奶,是江南人氏

平民生长太太出嫁。头号黑五类守寡

无声善终

江南于我

是个潇水边的村庄

木屋相继倒塌

泥巴糊了白墙

黑燕南下不归

灰色雾

顺水,业已消失多年

很多年后

我在东莞卖文为生

替房子们命名江南

最强口号是:

别人眼里的盛世,正如你眼里的江南

把江南卖光

3:江南

想消失的人,云彩会帮助他。

骑着它再向南

三府七县的木头掏着自己

身下水洼低低地,长满青草和浮萍

一百重门后是一百张床

安静地低伏

吱悠的,推响时间声,不能惊醒

时光只在细微处雕花

那时,他们在酒坊,染坊,

洞房花烛

在香山堂坐堂或典当钗环

长街弯曲,表情生动

又脚印全无

屋后的河,分割着一团阳光寂静

直到每一个春季都穿街过巷

只走,不回

留下铜镜和青苔

石桥牵来小舟,柔顺地,驮着米粮

仿佛在停,也仿佛在走

4:江南

江南与江北略有不同。竹林摇动

簌簌的声响中饱含忧伤

一些旧事还未忘记

骑马离去的少女频颦蛾眉,正欲书写项羽

不肯过江东

有人坐在一块青石旁,慨叹繁华遮住了故里

荒凉之心在山阴的沟壑种下荆棘。沙土被雨水打磨

世俗的烙印却一日深过一日

画中人物

终究是一场梦

离开竹林时,书简的气息随着天光

透过云端的缝隙投影出

藤蔓纠葛的历史

前朝的种种痕迹已成烟云

再不能阻挡如今的山河,再不能相遇

城墙外繁盛的花田

一叶扁舟在江心盘桓。少年望向层层叠叠的群山

如同远望京城,白塔上的落雁

幼鸟啼诉一年又一年春色不回,在一场又一场雨中

无处藏身

一匹白马在山中穿行。偶尔白雾弥漫

遮挡它消瘦的踪迹

山景呈现出令人微寒的沉默

浮世的雨水落进叹息里

仿佛已知七年蝉蜕去了光阴的羁绊,正为晨曦

撰写翼上的邀约

我在江畔的亭台,凝神屏息,临摹滕王阁序

除了草叶惶惶的绿色令人担忧生活之苦,其余之物

只有时疾时徐的风才稍稍捻开古树旁的草庐和残碑

灯芯摇而不语

5:江南

要以久居江北冷冷之白眼,

细辨江南腐朽与繁荣。

要以两岸弯弓急弦之力,夹紧

胯下滔滔之江流,

清一会,浊一会,面生的

蝴蝶和蜜蜂,通通

不听招呼。

要春风饮,冷霜醉,

二十四桥明月夜抱紧不翻身。

要金陵梦散如火焰,石头沉沉如虎狮。

要艳阳天,照花阁楼,嚼小颗酸梅子,暖意去酿女儿红。

要随古诗词,洗净鸳鸯蝴蝶派。

随皇帝,随老爷,

左手俊书生,右手俏丫环,

眉捎无限烟雨青峰中。

要少年锦绣虎,梦里只牵红稣手,醒来恍恍惚惚,只穿白云素布衫。

要青草绿,稻花黄。要泥泞知农事,冷暧晓民艰,惜一粒稻麦赛赤金。

要死生一体,衰荣互度。

春天不来,明月

犹吊香艳鬼。要打开锦扇铁骨,网住鸟语花香,略过空指拨琵琶。

要阴阳互变,古今通变。写实,留白。从一个字中生,从一滴墨中活。

要从繁饰艳词中移步,观山达水,空谷觅天籁,清明常醒心。

要悠游,要畅达,触万象,抵万物。一秒钟云游去,一秒钟云游归。

要始怀童稚之眼,跟随任何一只燕子,咔擦咔擦,剪着逝水的丝绸,天空的玻璃。

-一江南呵,我的江南。你要万古不废,我要流水不腐。

6:江南

你用水做了骨头

多年来

禁不起一声响雷

你用春风做好画笔

红了山花

绿了层林

你把几千年的风流酿进酒里

醉了帝王

香了史册

你这不懂矜持的女人啊

只消一个招手

你就做了别人的故土

7:江南断章

1

不是我要的乌蓬船

不是我要的西洲曲

树枝上的两只画眉

叫法各有不同

2

唐婉终于取消对陆游的喜欢

陆游拉黑唐婉

沈园已非旧亭台

3

我们依旧站着喝酒

一直没有脱去长衫

香榧树的果实和年轮有关

嘘,又有人从高空坠落

4

苏小小晓得我房间电话

轻解罗衫,独上高楼

西湖暴露无遗

5

三人密谋可能是莫须有

一个人的密谋或许是诗

6

我坐在空椅子上

空椅子就不空了

7

甬江没有你描写的那么长

它是滚圆的

像落日的沙粒

美好得近乎热泪盈眶

8

总在楼下的小饭馆要一碗青菜面

并且拍下

每次传给你,你都笑说丹青引

我们的相见自然是丹青见

9

江南从来没有气急败坏过

夹竹桃没有,过路人没有

剡溪也没有

10

理想国崭新如钞票

这是千秋万代的错误,江南无可避免

11

我们穿过一条街巷进入

另一条

不过是从古代到现代

不过是一种消亡把另一种消亡替代

8:江南

那桥早已不在。

那桥栏杆上的冰花还在。

而她,正在融化——

悄然上岸的水,像一封封

没有收信人地址的信,

但已经盖上春天的邮戳。

相比阳光下的花朵,

她宁愿是雨中的一把伞。

她有八行眼泪要流。

她要牢牢抓住

这只已将她撑开的手,

她并不在意这只手最后将自己

收拢,放在墙角……

再也没有踏歌声,

再也没有江南——只有江之南——

她看见荷叶在风中醒来,

将积攒了一夜的雨水哗哗

倾泻:接着醒来的是两岸青山。

9:江南

黄昏的上弦月

是素色云轩纸裁出的梨香一瓣

三月春风

四月雨水

一大块纯洁的二蓝棉布似的天空上面

白云悠悠地飘

梨实幼小

四月酸涩

一株果树内酝酿的甜蜜

走得很慢很慢

小于花落

小于月儿在中天缓缓西行

春帷不揭

柴扉不开

10:江南

越过小桥,风告诉水面

晃动的小镇,木屋,惊讶如菖蒲――

长头发,绿裙子。

一个女孩儿,石头般被水宽容。

11:在孤山

只有江南才会出现和靖先生

以梅为妻,养鹤为子诗篇随写随弃

读不懂他啊

我来自北方,豢养着猛虎

波光荡过来,荡过去我松开拳头

在心中,给孤山划出了一块地方

12:江南书

柳絮入画,轻舟远行,

水墨书卷里的鹧鸪声浮出江面

这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并不因

喜爱或厌倦而改变、疏离

码头是冷的,不妨碍柳树年年苍翠,

在冷的码头用方言交流群山

让人感到我们都有一个

水草缠身的背景,唯天空移动

这恰当的理由可以作为

对菜市场闹哄哄的热爱保留下来

低矮的烟雨和灌木生长繁花和

多汁之痛,夜色里的鲁迅和胡兰成

滚过露珠的书卷翻过来,漏出月光,

照我多茸而少刺,照我江南无名

13:江南

那年。江南

巷子有六尺宽

皇帝不上朝不批折微服远游

忠臣棺椁恩典回乡

十里乡路百里水道皆是赶考的人

笔墨纸砚四面威风

风筝结伴上谏

那年。江南

一个村庄连着另一个村庄

房前屋后桃花红李花白

失明的奶奶准确说出二十四节气

稻麦棉麻,老少无欺

喜事红白,瓜果黄绿

孩童也小偷小摸

那年。江南

苏浙皖,江河塘

一个化妆品推销员在水上长胡须

青草在岸上长汁液

她在幼儿园棋琴书画

子规家长,燕子里短

普通话是一家之主

那年。江南

每一滴雨珠里住着一个诗人

菊花亮空,小菜下酒

天色尚早,当官不急

忧伤和愤怒是桌上最好的菜

来来来,坐下

继续。

14:一个女人的江南

那时我九岁

院子里搬进来一个女人

江南来的女人

不足一米五的个子

皮肤白眼睛细

替她付房租的男人

很快成了她的男人

一年后有了女儿

一年后

又有一个女儿

后来她的女儿

也有了女儿

饥馑之年

无以果腹

她的母亲就把她

兑换成了口粮

替她付房租的男人

先于她二十年出生

“我们那里满山的柴火

怎么烧

也烧不完

我们那里

山很高很多

野花遍地

蝴蝶追着跑”

关于江南

她只记得这些

15:江南

她保持着瓷瓶完整的美

就连裂痕都是天生的

穿淡紫色风衣的小女人

晃动着香水瓶子

在南方,遇见如此窈窕的玉兰树

寂静把挂满黄昏的藤蔓

交给了它们

我坐在它们中间

眼看着落日,蹬着巨大的轮子

缓慢地从右边滑向左边

风把两只鸟儿送到

对面的芦苇荡

天空脱下了黄金的袈裟

湖水把倒影交给了树和芦苇

把天边给了我

16:江南——写给外曾祖母

长河落日

燕子低飞

那些被莲花代替的火焰

从心中涌出

煮沸滚滚江水

人间四月

在江南

逝去的亡人

会借水中火焰

重回人间

在风中

它们从一个拥抱

进入另一个拥抱

从一个颤抖

跳跃到另一个颤抖

而那时候

我的那个低眉顺眼的女子

尚还年幼

她穿白衣服

正在大槐树下

梳头

17:江南

那是我划一只木船

于莲花旁

救得一位落水的女子

她自称素珍

唤我官人

18::江南三题

筒子楼的小夫妻正在闹别扭

姑娘水土不服,白生生的面子生了红疙瘩:

买块香胰子还得摇船到对岸去

也不知晕船还是害喜,呕得厉害

文面书生又担心又着急又不敢去扶

木船儿晃荡,荷叶儿晃荡。坐在临岸的风口里

妈妈老了,我也老了,豆角也老了

有菜蛾子飞

桃花。矮墙。老邮局

停留就是美

窄弄堂。容不得并肩,比翼

非要一个前,一个后

一个躲,一个追

迎面时需侧身,斜转,喘息

低眉的那个是条水蛇,吐出舌尖儿

含住它。把她养在耳房,竹院

生一窝粉白粉红粉青色的小菩萨

把人间搅乱,把人间平息

让一个服劳役,有冤情的苦男人

幸福地活过,幸福地死去

是夜,河流翻身

所有的女子都复活

那些浪漫的小脚姑娘们

在战火中谈论爱情

我在饥饿中想你

老父亲摇椅里打盹

竹竿上晾着蓝印花布,天老老晚了

我在米店里臭美拍照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hxcf/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