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工作以后,除了《南方周末》和《书摘》仍然相伴左右,其他的报刊杂志已然不看。只爱看一些感兴趣的人物传记、散文集和小说,作些摘抄笔记。工作中遇到问题,就求助于法律业务指导书籍。霖语出生后,深感教养的责任重大,从小就培养他爱读书的好习惯,所幸霖语能静如处子,乐此不疲,我只需适度陪伴和指导。霖语上小学以后,识字量增大,我更是得到了解放,只要在网上淘下老师开立的指定书目给他自行阅读。此次班主任贺老师要求亲子共读,对我来说这似乎已是久远的事。而当我和霖语一起兴致勃勃地捧起书来,仿佛又回到了霖语的咿呀学语时期。   我们亲子共读的这本书是《一粒种子的旅行》。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安妮·默勒,书中她向我们介绍了植物的种种"旅行"手段,例如鹤草的小勺子,田蓟的"小伞",草莓的葡茎……种种奇妙的方法,让人大开眼界。读着读着,我和霖语也恨不得穿越成为一颗种子,翻山越岭,体验不一样的旅行。   我们人类很幸运,可以乘坐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去世界各地旅行,植物们却没有这些手段,可我们还是可以在一些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它们。感谢作者的细心观察,让我们了解植物的种子是如何长途跋涉的。凤仙花被称为"别摸我",当它们的种子成熟后,用手轻轻一摸,种子就抛到空中。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把小伞,风一吹,它们就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旅行。鹤草的种子躺在像勺子一样的小架子上,这些"小勺子"的功能如同投掷器,将种子抛向四面八方。有的种子喜欢坐"出租车",紫花地丁、雪花莲和报春花的种子上都有美味的含油附着物,这是蚂蚁非常喜欢的美食。蚂蚁拖动着这些种子,边走边吃,它们把种子随便扔在某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长出一颗新的植物。被称为"引鸟花楸"的花楸树,它的果实被乌鸦吃掉,排泄出来后仍和被吃进去时一样光鲜,运气好的话,掉在肥沃的土壤里,也可生根发芽。霖语笑它:"可真会打通关呀!"   看完这本书,我不得不叹服作者的观察能力,把这些细节非常生动而有趣地描写出来,加上童稚化的语言和大量真实质感的手绘图片,让人爱不释手!   其实,植物的旅行不仅依靠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力的帮助,比如风,比如其他植物和动物。和植物一样,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单纯的自然人,而是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我们单靠一己之力是无法成才的,我们需要以一颗善良、宽容之心给予别人帮助或者接受别人的帮助。同时,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戏剧,既会有成功和喜悦,也会有失败和挫折。下一站,还会有十字路口。我们要学会面对和接受生活中的一切酸甜苦辣。"天助自助者","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是我和霖语爸爸一直向霖语言传身教的生活信仰和生活态度。我们常常告诫霖语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做一株坚韧不拔的小草,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认真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把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愿望达成。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氮芥酒精价格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y.com/zhddpzff/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