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记middot楚雄ldqu
年2月28日,作为省妇联新一轮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我来到了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宜就村委会,开始驻村扶贫工作。 尽管过去也经常会到农村调研走访、开展培训、实施项目等,但因为缺乏长期在农村生活、工作的经验,所以我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有幸工作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接受全新工作环境和任务带来的挑战,我已经铆足了劲儿,蓄势待发;紧张的是对于想法和实际的差距、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又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益处等一系列的问题心里没底。 于是,空闲时我就会翻看前任队员留下的那本《楚雄州驻村扶贫工作日记》,想从那些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中汲取养分、学习经验。前辈们最真实的工作记录,吸引着我、激励着我,拉开了驻村扶贫工作的序幕。 这位年轻的村委会副书记 令我敬佩! 3月13日下午,镇上组织各村培训如何填报“永仁县精准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年)因户因人施策清单”。第二天,村委会邀请镇扶贫办有关工作人员到现场作具体指导,我协助村委会副书记开始填表。 宜就村委会共有17个村民小组,我们按照镇扶贫办发下来的基础表格,从程么里村开始逐一填报。村委会副书记负责填,我在一旁协助他复核贫困户的主次要致贫原因,是否已经享受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及危房改造政策,是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等。 “大黑拉么的黎朝能家可以种10亩板栗,补助元;小村老队的李发明家,可以养两头能繁母牛,补助元……” 眼前这位年轻的村委会副书记熟悉每一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几乎到过每一个贫困户的家。我还在翻查产业项目扶贫补助标准,他已经脱口而出,将应补助金额算得清清楚楚。 “普兰英家有在读生,你帮忙查一下。”副书记说。 我输入“普兰英”,但是搜索不到对应记录。 “哦,不对,应该输入他们家这个孩子的名字。你搜‘谢欣池’,欣赏的欣,池子的池。” 果然,这回就查到了! “幼儿园阶段按照元/月的标准,每年补助孩子在校的6个月,共计元。”副书记的话音刚落,我禁不住张口称赞起来:“靖宇,你连贫困户家在读孩子的名字都记得那么清楚,真是太令我佩服了!我要向你学习,踏踏实实的走村入户,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像你一样,做到对咱们村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 我希望能带动宜就村的村民 共同致富! 李正栗的老父亲说想带动宜就的老百姓共同致富 还记得那天工作队一行四人刚走到起差拉村口,党支部书记李光祥的老父亲就迎了上来。“李光祥有点事儿,晚一点过来,专门让我来带你们。”说完,老人家就带着我们挨家挨户走访。 进入贫困户李正栗家院子,正在建盖的三层楼砖房映入眼帘。院子左侧的老土基房现在用来饲养牲畜,十多只土鸡散放在院子里。李正栗的父亲拉着我们队长的手说:“感谢党的政策,我现在养了8头牛、10头猪,还盖了新房子,日子越来越好啦!就是还有一个事儿,想请你们帮帮忙。” 原来,老人得知种植紫花苜蓿不需要多大的劳动强度,且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高,可以喂牲畜,他想用自家那二三十亩地来种植。“请帮我联系看看,哪里可以买到种子,如果能种上,回头我把种子免费送给村上推广种植,我希望能带动宜就村的村民共同致富!”队长和我赶紧拿出笔记本,把李大爷的事情记录下来,并答应回去帮忙问清楚。 此刻,我一边敲打着文字,一边禁不住回想起另一天在上则木梗教村民们使用软件时的场景:老人们都不会用手机或者不识字,叫来自己家十八九岁的孩子跟我学。几个年轻人围坐在我身旁,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手机,大方地与我交流谈话。那一天,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我从这些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今天是我这个新队员到永仁县宜就村驻村工作“满月”的日子,带着对农村工作、扶贫工作的憧憬,我简单记录这二三小事儿,算是翻开了驻村扶贫的新篇章。 作者:王薇 (省妇联驻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宜就村扶贫工作队员) 责任编辑:开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pzff/10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顾氏古传验方十六组
- 下一篇文章: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与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