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2岁。初诊:年11月23日。

主诉:唇部肿胀糜烂伴瘙痒3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3年前出现唇部肿胀糜烂,以下唇为重,伴干痒不适,自行予润唇膏外涂,症状无缓解,医院予中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近来气候寒冷干燥,症状加重,遂来求诊。症见:唇部黏膜肿胀、糜烂、瘙痒,伴口干心烦,手足心热,纳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西医诊断:唇炎

中医辨证:心肺热盛,外感风邪。

治疗:拟清热解毒疏风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涂。

治疗前后对比图:

周萌老师按语:唇炎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可能与自身体质以及饮食、咬唇、舔唇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双唇红肿、糜烂、干燥、皲裂、脱屑等,常伴有痒痛不适。中医认为本例患者素体阴虚,久则阴不制阳,阳旺于上,则心肺热盛,后又不慎外感风邪,挟热上攻,致使唇部黏膜红肿、干痒,故此证以阴虚为本,心肺热盛为标,而患者目前主症为唇部黏膜肿胀、糜烂,故以实为主,取急则治标,治疗上宜清热解毒疏风,佐滋阴退热,以去其实邪,邪实去则正安。方中枇杷叶、黄芩、紫花地丁清肺解毒消肿,连翘、荆芥、木贼清心肝之热,兼疏风透邪,柴胡、砂仁、甘草调理气机,固护中州,佐以知母、地骨皮滋阴退热。诸药合用,邪透热除,故肿消痒轻,并配合徐长卿、杏仁、黄连等中药,打粉加水调成糊状外涂,可直接作用于病所加强清热润燥止痒之效。此例患者经周萌老师中医辨证治疗1月疗效显著。(文中处方仅针对此案患者,请读者切勿擅自使用。)

(编辑:黄雪)

工作时间及地点: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医院)







































白殿疯挂什么科
白颠风病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jiaoy.com/zhddpzff/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