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过端午的习俗,你知道吗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受疫情影响,居家过端午,一起来聊聊山东人过端午习俗。黄米枣粽子 山东人喜欢用糯米或黄米包粽子,馅料众多,不过最传统的还是黄粘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角形,俗称“枣粽子”。临沂沂蒙山区和日照等地区,常用山坡上一种波勒树叶包粽子。 艾草煮鸡蛋 山东各地有端午节吃艾叶煮鸡蛋的习俗。端午早上,家人便将新採的艾蒿叶放在锅里煮鸡蛋。鸡蛋熟时,蛋皮变成微绿色,带着微微的艾草香,沁人心扉,和茶叶蛋有异工同曲之妙。 碧筒饮 碧筒饮是山东济南地区的习俗。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人饮莲茎,酒流入口中,“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 五毒饼 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夏季是毒物滋生活跃时节,因此古人会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祈求健康。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有杏蓉、枣泥、绿豆蓉、芝麻等馅料。 插艾蒿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山东地区普遍会在家门口插艾蒿,悬挂经年。艾蒿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除了插艾蒿,胶东部分地区还插桃枝,临沂地区则在大门上插柏枝,用以驱邪。 采药 端午节,山东许多地方会有采药习俗。史料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人们在日出前到田里、地里采摘车前子、紫花地丁、小麦苗、艾蒿等,带回家晒干后挂起,日后留做药材用。 拉露水 端午节这天,在胶东一带,家家户户起大早,在日出前,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叶上的露水给孩子擦脸,尤其是擦眼睛和耳朵,据说可以耳聪目明,一年不害眼病。民间认为,大人用露水擦脸和胳膊,一年身体好,牲口吃了端午草,不得杂病。 五彩线 端午节系五彩线的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五彩线俗称“长命线”,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飘走,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毒兜 在山东,端午这天,孩子们有带“五毒兜”的习俗,希求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上面绣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寓意以毒攻毒。老人会在兜里放一个温热的鸡蛋,或用温热的鸡蛋在小肚儿上滚几滚,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临清地区,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女孩带石榴花,还会穿上母亲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挂香包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给孩子戴香包,这是济南地区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剪纸 端午节张贴剪纸的习俗,在蓬莱长岛等地流行较广,长岛县北面如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北隍城岛还保留着这一古老风俗。端午当天大门上要贴一对黄牛,房门上贴葫芦、宝剑,窗上贴虎、猫。凡是房间有孔通外面的地方都要贴。在滨州一带,有在大门上贴艾虎和剪纸葫芦的习俗。 画门符 济南地区过端午节还流行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贴在门上。据说,这样做可以驱“五毒”,防瘟疫。 雄黄酒 端午节这天,山东许多地方撒雄黄、龙黄于屋内墙角、窗台、食物贮存处及厨房,以防害虫,熏蛇、蝎等毒虫。费县人喜欢喝雄黄酒,相信雄黄酒有杀菌功能。邹平地区,端午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招远、诸城一带,妇女儿童也习惯将雄黄酒涂在额头等部位,驱邪防病。 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饮酒泛舟 端午节,南方有传统的龙舟竞渡,而在北方,因了地域的关系,这种传统的水上竞赛运动演变成了诗情画意的饮酒泛舟。据清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记载:“五月,仲夏月五日,历之士大夫携酒泛湖作碧筒饮。”端午节这天,济南名士泛舟明湖,聚会畅饮,作诗唱和。 武场“演柳” 山东自古多尚武,素有端午节武场“演柳”活动。此日乡民聚集于教场内,搭立彩门,悬挂葫芦或鸽子,走马射之。这种民间射击比赛为何定在端午节举行,尚无可靠史料记载,但其作为一种健身运动无疑对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帮助。 ??疫情期间,注意安全,做好防护,避免聚集。 祝:端!午!安!康! ???????????????????????????? 渤海之滨海鸥??你的赞赏将是对我的激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pzff/5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农的药筐紫花地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