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紫花地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紫地丁、免耳草、地丁草,具有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成效,是治疗黄疸、乳腺炎、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良药。另外它的花紫色,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绿化园林中常常看见它的身影,那么该怎么种植它呢?

繁殖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播种进行繁殖,在种子快成熟时再将其采集,紫花地丁的种子较小,而且果实一旦成熟种子会自动弹出,所以一定要在种子成熟,荚果变黄之后但没有开裂时将种子采收,然后晾干准备播种。它的播种方法极为简单,在玉米等植物封垄后,在行间挖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在行间即可,然后覆土稍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一月后即可出苗。

播种方法

将采集到的紫花地丁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12月上旬播种在2~8℃的低温温室内,翌年2月出苗,3月下地定植。亦可在5月份采下种子,直接地播,很快就可以发芽出苗。由于种粒比较细小,播种时最好采用“盆底浸水法”即将床土装入秧盘或浅盆,置于更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使水从秧盘或盆底部向上渗透,湿润整个床土,然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法,用小粒种子播种器或用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浸润透的床土上,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盖注种子为宜。种子出苗过程中,如有土壤干燥现象,可继续用盆浸法补充水份。播种后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为好。

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齐苗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控制在白天1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当小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苗时根系要舒展,底水要浇透。白天温度为20℃左右,夜间温度为15℃左右,可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液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长至5片叶以上时即可定植。

田间管理

紫花地丁是喜阴的植物,所以在出苗后要勤浇水,时刻保持土壤的湿润,加强水分干枯。在秋季后作物成熟收获时,不要将幼苗掩埋,以免通透性差而导致幼苗死亡。在冬季封冻前要浇上封冻水、施好越冬肥,建议用农家肥覆盖根系周围,来年春季化冻后,要将农家肥打碎整平。而到了清明谷雨时节是,这时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使其新叶萌发,施肥要立即浇水,既可降低浓度,以免造成烧苗现象,又可较快肥料被吸收,在入夏后要停止浇水,以免茎叶腐烂。

病虫害

在惊蛰前后,幼苗开始返青是,植株会遭遇一种害虫,它以地丁的嫩芽为食,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的生长,危害极大,严重时将生长点啃食干净,植株会死亡。这时可用青虫菌药剂喷洒防治,也可用克菌粉和细土搅拌制成毒土,撒施在土壤中毒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pzff/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