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世界上誉为“牧草之王”,原产地古代的米甸国,即今伊朗。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中国多在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栽培。喜温暖、半干燥气候,生长最适温度25℃左右。耐寒性强,在南方高温、潮湿气候下,生长不良。抗旱性强,在年降水量~毫米的地带均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钙质土壤上生长最好。略能耐盐碱,不耐酸,生长期内最忌积水。为异花授粉植物,开花最适温度为22-27℃。它的主要优点是:(1)适应性广,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种植。(2)产量高而稳,一年可刈割3-4次,亩产青草0-公斤,高者达公斤,利用年限5-8年。(3)饲用价值高。粗蛋白含量高达23%,可代替部分精料。(4)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5)用途广,不仅可饲用,也是很好的绿肥作物、蜜源作物,幼嫩茎叶还可以作蔬菜食用,各种畜禽均喜食。

栽培管理技术

1、播前整地:播种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入适量基肥和磷肥作底肥。播种前有条件的应接种根瘤菌。春播、秋播均可,以秋播为宜。

2、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2—1.5公斤,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要保证每平方米至少有株幼苗。

3、播种方式:有条播或撒播,以条播为宜。条播时,行距为25-30厘米,播种深度为0.5-1.2厘米,可单播,也可与猫尾草、苇状羊茅、鸭茅等混插。

4、田间管理:

(1)除草:苗期应及时除草。在早春返青前或刈割后进行中耕松土,有利于保墒和改善土壤通气性。

(2)灌水:在干早季节、早春和每次刈割后浇水,可显著提高产量。

(3)施肥:苜蓿很少施氮肥。除磷钾肥外,苜蓿对硫的需求量较大,每两年每亩地可施1.7-3.4公斤的硫酸盐。苜蓿喜欢有机肥,每亩地每年可施肥0-公斤。建议有机肥在耕地前施入,表施有机肥时,每次每亩地的用量不应超过公斤。

收获利用

1、收获:

现蕾中期至末期为苜蓿刈割的最佳时间,此时苜蓿的产量、质量和营养物质贮藏量都比较高。为确保幼苗根系的良好发育,第一次收获应在开花期,即至少有30%的小花已开放的时候进行刈割。此后最好在现蕾末期刈割。最后两次刈割时的留茬高度为5-8厘米,人工收获时的留茬高度一般为5厘米。秋季最后一次刈割要适当增加刈割高度,以利越冬。

2、干草调制:调制干草控制水份含量是关键。一般刈割后就地曝晒,并上下翻动以促进水份蒸发,含水量降至50%时集成窄行,继续风干,至含水量降至20-25%时打捆。含水量降至15-18%时一般可安全贮藏。

3、利用:可青饲利用,也可单独青贮或与其他牧草混贮利用,也可晒制干草并加工成多种草产品。

注意事项

1.直接大量饲喂,家畜会因食用过多而发生臌胀病,胀气严重会导致死亡,因此应尽可能控制喂量或晒干饲喂及搭配其他饲料饲喂。苜蓿营养价值高,但也应科学配料,可搭配其他牧草、农作物秸秆、玉米、豆粕、麦麸及预混料等。

2.害虫主要有蚜虫、夜娥、潜叶蝇、蓟马等,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喷施。(孙毅华)

编辑:陈小林

审核:付丽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rybw/10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