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不醒的个周末,她却跑遍北京山野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10350.html 芍药家中有不少书,有些读了三四遍,有些看了一半便丢开了,还有的放了好一阵突然某一日捧起来,再也撒不开手。 最近,就遇见了这样一本好书,依稀记得是刚入秋时买的,却在一个飘雪的冬夜读到忘记时间。 这本书叫做《四季啊,慢慢走》,在书中看四季慢慢走过,心有百花绽放,耳边鸟雀啁啾,想冲出门看植物,又无限期盼春风萌动。又想这简单舒服的文字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今天的文,关于一本好书,一个妙人~ {芍药姑娘Vol.} x 四季啊,慢慢走 进入以来,杭州连下了十几天的雨,湿冷难捱。冷雨敲窗的冬夜,最适合读一些简单温暖的书,比如这本《四季啊,慢慢走》,即使身处寒夜,心内也如春暖花开。 《四季啊,慢慢走》是一本关于北京的自然笔记,作者年高花了四五年的时间,走遍北京的山野,用文字和画笔记录下一花一木。 从早春3月到次年2月,一年的时光,从追寻北京最早盛开的野花开始,走过葡萄西瓜满口甜甜汁水的夏和五彩斑斓野果硕硕的秋,到皑皑白雪中孕育着花苞结束。草木荣枯,四季流转,慢悠悠的在眼前展开。 芍药随手拍的书中的植物画,鲜活可爱: 美人梅与荠菜 中华秋海棠与鸭跖草 白头翁、红花锦鸡儿、米口袋 年高文字如科普又如散文,读起来如风般舒服,仿佛自己也走入了山野,薄雾拂面而来,脚边花草微动,难得的是,她对每一种植物都饱含感情。 写迎春花:「迎春花花期能持续整个三月,从一开始独一无二的主角到逐渐成为别的花的配角,也不知道它是否难过。」 写野果:「在城市里生活,野性越来越少,到野外去,摘食野果,正是恢复我们的野性,保持人类本质的好选择。」 张晓风写过一篇《到山中去》,她说:「人不到山里去,不到水里去,那真是活得冤枉。」每年冰雪还未完全消融,年高就耐不住开始往山里跑。 随身带着纸笔水彩, 在路边看到一株稀奇植物, 什么也不想,就席地而坐, 开始画画。 有一次,画一株小黄花菜太过入神, 画完欲回头向同伴展示, 猛然发现一条大蛇盘桓在脚边, 吓得抬腿就跑。 盛夏,被山间暴雨砸得头晕眼花, 雨过天晴却欣喜发现, 植物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青翠欲滴,色彩仿佛要从叶间滴落, 比晴天时还要美。 △雨后海陀 年高还练就了「慧眼识野果」的好本事, 一开始不懂什么好吃,经常被酸倒牙, 吃得多了,便知道何时何地有好吃的野果。 端午前后,有桑葚和山杏, 秋天,山楂和酸枣最多, 运气好还能吃到姑娘果。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总有大把时间,去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在年高身上,我看到了另一个答案:时间不重要,难得的是那份心。 年高不是植物学家,也不在科普、科学传播部门就职,更不是自由职业者,就连彩绘也是后来自学的。 从毕业开始,年高就做着人力资源的工作,朝九晚五,像每一个上班族一样,大多数时候都被禁锢在都市里。只有在晚上和周末,才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下班后不急着回家, 骑着单车往附近的公园、街道逛逛, 跟自己植物朋友们打打招呼, 看看它们最近有没有长高、开花。 周末就可以跑得远一些, 和朋友驱车几小时,跑去郊外山野, 或是特地寻访一种植物, 或是去看看这个季节有什么变化, 最欣喜的是与植物的不期而遇。 用来探索植物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细水长流,最终汇聚成一条大河。每天上下班路上记录下的文字,蹲在草丛里画的植物画,都成了书中的专业又有趣的自然笔记。 只要有心,时间总是会有的。 年,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高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每天起床——上班——下班——睡觉,就这样日复一日,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回头看看,茫茫然。」 那时候,年高还只是一个爱拍花写作的文艺女青年,真正与植物结缘,是在参加自然笔记小组的活动之后。(自然笔记小组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一批自然爱好者,他们中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编辑传播人士、自然博物画家、自然爱好者等等,会组织免费、自愿的自然活动。他们在豆瓣上有小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豆瓣看哦~) 在混混沌沌的工作生活之余,她开始跟着自然笔记小组的朋友们去山里观察植物、观鸟,或是去水边看鱼,不过,最感兴趣的还是植物。那时,她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植物,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北京的植物认全了! 确定目标后,年高一面马不停蹄的往山里跑,一面挤时间看书、学画。 看植物,画植物,写植物,分享植物,沿着一个科一个属,像集邮一样收集植物。光是认识还不够,从春天的芽、夏天的花,到秋天的果、冬天的落叶,都一一记录下来。 几年下来,植物速写画满了好几本,脑子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北京植物志。心中像有一个植物时钟,滴答滴答的走着,什么时间该开什么花,明明白白。 她说:「在自然中,能真切感知到生命的变化以及万物的丰沛。一座山,春夏秋冬四季去,都能见到不同的东西,即便是同一个物种,也能见到不一样的形态。」 渐渐的,她发现,曾经对时间的焦虑通通不见了,日复一日的生活,也开始变得不一样: 出门上班,路边长的不是野草, 而是自己的朋友们, 二月兰、堇菜、紫花地丁…… 北京二环路上的老山桃树,是老朋友了, 开花的时节,去树下跟它打声招呼: 「嘿,山桃君,你开花啦?」 若是山桃恰好抖落了几片花瓣, 年高就当作是山桃的回应: 「对啊,年高,你又来看我啦~」 四季在变,家中的装饰也要跟着变, 每个季节,插瓶的植物要不同, 春天桃花,夏天绿叶,秋日黄叶。 秋天,是大自然馈赠的季节, 捡些松枝松果回家, 做个小花环。 同样是都市里匆匆的赶路人,面对同样的环境,北漂眼中是压力是焦虑,是永远睡不够的周末,永远起不来的早晨,而在年高眼里,是山间的清风,是风中的花草,是四时变化的美。 同一个北京,不同的选择,可以过上不同的生活。 刘华杰先生在给年高的书写序时说:「满目草木,认识虫眼鸟兽。这些会慢慢影响一个人的心态,最终塑造一个人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博物君子多了,对世界和人心的折腾也许会少些、轻些。」 或许在「成功人士」眼中,看花观鸟,毫无意义,甚至玩物丧志,浪费时间。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芍药觉得,有很多钱不如有很多快乐。 不是要等辞职了才能去做喜欢的事, 年高一边上班,一边写自然笔记,你也可以! 如果你累了、倦了,就去做些想做的事, 即使毫无意义也没关系。 总有些人专注的做些没有意义的事, 而最终成就一个人的, 恰恰就是这些「无意义的事」。 (想买《四季啊,慢慢走》的盆友, 亚马逊、当当网都有哦~) END 本文图片由年高提供,版权归对方所有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到后台回复,按要求操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sljz/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