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生素青峰牌消炎退热颗粒
讲到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发热的诊治,中西医学有不同的方法。但两者相比,中医诊治发热更富有特色。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退热”就是要使这壶水冷却下来,你想有几种方法?我想至少有3种:首先,要把炉火关掉,以减少产热,这叫“釜底抽薪”;其次,应把壶盖打开,或将开水搅拌,以增加散热,所谓“扬汤止沸”;再次,可往开水中兑入冷水,甚至冰块,所谓“热者寒之”。其实,这三种方法在中医的退热治疗中都十分常用。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种退热方法的应用。1、釜底抽薪法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时。此犹如锅下柴多火旺,抽去柴薪则火熄热退。2、扬汤止沸法相当于中医“疏散退热法”,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发汗退热法,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发汗退热法虽十分常用,且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过汗能损伤津液,故对体虚病人应当慎用。二是升散退热法,适用于内有郁热的病人,因邪热内郁于里,常表现为发热,胸膈烦热,口干唇裂,面色红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等,可于清热方剂中酌加薄荷、升麻等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功,此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火郁发之”的治则。3、热者寒之法也是中医最常用的退热法之一,即用药性寒凉(甘寒或苦寒)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高热不退,汗出较多,口渴喜喝冷饮,脉象洪大而数时,为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如见高热烦躁,口燥咽干,便秘尿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热毒炽盛证。 病人高热大汗时,中医并不主张用冰袋等冷敷法,以免影响出汗,反不利于退热。 产品介绍 青峰牌消炎退热颗粒 中药抗生素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及各种√疮疖肿痛。 通用名称:消炎退热颗粒 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辅料为蔗糖粉、淀粉。 本品为黄棕色颗粒;味甜、微苦。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口干口渴、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亦用于疮疖肿痛。 每袋装10克口服,一次10克,一日4次。详见说明书 密封 药用复合膜10克*10袋/盒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1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磅招聘县级终端控销业务员创客医药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期中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