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例支架内再狭窄,你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患者女性,64岁,主因“间断心悸3月,加重伴后背痛2天”入院。既往心房颤动病史3年;糖尿病病史3年,服用拜糖平治疗,未规律检测血糖;3年前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住院,于前降支植入支架2枚,术后3个月后因支架内再狭窄再发胸痛住院,给予支架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 作者:张云盛李晓春张文娟 单位: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 入院心电图示:心室率88次/分,心房颤动,Ⅲ、aVF导联Q波,V1~V2导联QS波,T波低平。 图1入院心电图 1.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UCG)示:LA35mm,LV55mm,RA40mm,RV30mm,IVS10mm,LVPW10mm,EF49%,左室增大,二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下降。 12导联全息动态心电图示:房性早搏,短阵房速,间歇一度房室传到阻滞,室性早搏,偶见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率变异正常(患者检查期间未发房颤)。 头颅CT、腹部B超以及胸部CT未见异常。 2.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入院CK49U/L,CK-MB7U/L,TNI0.ng/ml,NT-proBNP.0ng/ml;总胆固醇5.22mmol/L,甘油三酯0.82mmol/L,HDL1.20mmol/L,LDL3.33mmol/L,空腹血糖6.37mmol/L。 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肝功能、游离甲功、凝血功能未见异常。 其他:抗磷脂抗体、ANCA抗体,肿瘤全项(-)。 治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瑞舒伐他汀片调脂、泮托拉唑抑酸、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等治疗,择期行冠脉造影(图2~图6)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端原支架内狭窄约95%、中段支架内%狭窄,中间支给予前降支及对角支侧支循环,回旋支近端次全闭塞段发出OM支,可见自身桥侧支及中间支给予侧支循环,回旋支闭塞。右冠状动脉中段管壁不规则、局限斑块狭窄约60%,圆锥支、锐缘支、及PDA给予LAD、LCX侧支循环。 图2左肩位:左主干正常,前降支可见支架影,前降支近段支架内狭窄约95%、中段支架内%狭窄。中间支给予前降支及对角支侧支循环 图3右肩位:回旋支闭塞,前降支中段%狭窄 图4肝位:回旋支近端次全闭塞段发出钝缘支,回旋支远端闭塞;前降支中段闭塞 图5右冠状动脉中段管壁不规则,狭窄约60% 图6右冠状动脉圆锥之、锐缘支及PDA给予LAD、LCX侧支循环 出院诊断: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前间壁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状态,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②心律失常,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间歇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③高脂血症;④2型糖尿病。 总结 支架内再狭窄是指随访期间血管造影直径狭窄率≥50%,多发生在术后3~6个月,这与新生内膜增生在6个月左右达到顶峰有关,6个月以后基本终止[1]。再狭窄由血管弹性回缩、负性重构、受损部位血栓形成、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及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等原因造成,主要原因是内膜增生[2]。与支架内再狭窄无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再狭窄病史、高龄(65岁)、男性、术前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术后继续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另外,多支病变、单支或多支血管内的多个病变、严重病变(90%直径狭窄)、长病变(20mm)、完全性闭塞、近端病变、分叉处病变、严重钙化病变、冠脉内有血栓的病变等,PCI术后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目前未见药物治疗有效的报道,他汀、皮质激素、ACEI、雷帕霉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昔单抗、西罗莫斯等效果不佳[3]。 本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供应左室以及整个心脏,由于患者存在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不应再植入支架,故暂不给予处理,术后药物维持治疗。如症状再次频繁发作,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 参考文献: [1]LIUMW,MCBRIDEW,BAUTERSC,etal.Effectofangiographicandhemodynamicresultsofcoronaryballoonangioplastyonlateangio2graphicout冬季白癜风发病原因河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3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脏早博没症状不用治疗这10种病,
- 下一篇文章: 发生心脏早搏,不治疗会危及生命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