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总第期)

作者简介

  张国娴,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员,古交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从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东方烟草报》《山西烟草》《牡丹》《六盘人家》《金周刊》《山西市场导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报刊杂志及“作家新干线”等网络文学平台。

于草木之间栖心

张国娴

一个人的杏花节

心被行役时,置身大自然是最熨帖的安慰了。熬过一段与公文材料日夜纠葛的春日,我像往常一样选择行走山水间,习惯了以此卸下负重,休整身心。此次驱车回乡,行程两百余里,只为“矫情”地举办一个人的杏花节。

以花开的名义举办一场活动,近几年已履见不鲜,类似永和县的槐花节,岚县的土豆花节。但那也是建立在花事盛大、种植规模宏大的基础上,相形之下,我的“杏花节”免不了让人贻笑大方,杏树不足百棵,皆是弱冠小树,且种植地分散,此地五株,彼地八株,树与树之间隔了村,隔了镇。其实,我的杏树分布在老家亲戚们的居住地。

这百余株杏树是我送出的礼物,以树苗作礼物馈赠我的乡人,我觉得最合适不过。庄户人家在居所建成后,房前屋后有栽种树木的习惯,这是沿习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风俗。住宅周遭绿树环抱,从审美的角度看,“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晋朝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已绘出千前以来的村居版本,而我倒是更喜欢草木营造出的隐秘风水学,如清朝曾文正所说:“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站在经济利益的角度看,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这样讲:“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意思是人要在某处住十年之外,院落里是要栽树的,为得是保障家庭经济。我以杏树作礼物的初衷,想的并没有那么深远,只是想让特殊品种的杏树在家乡土地上生长,让乡人吃到优质品种的杏。当然,生长在村庄的杏树,与村庄的其它常见的树木一样自有使命,春来开枝散叶,夏季果挂枝头,深秋落叶飘然,寒冬鸦雀有枝可栖。

关于果树挂果年的份,老家有一句谚语: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小侄女说,去年我送出去的杏树花开之后,只结了一枚果实,是了,杏树还在幼龄,仅仅生长了四个年头,刚进入挂果年份,遥想什么呢,是担忧着一株树在乡村的命运吗?七八十年代,我还是孩童,那时的乡间,果树品种稀缺,杏数倒是常见,春天来临,地垄或菜园会有破了坚硬外壳的杏树小苗生长,如果被乡村的孩子们发现,小苗就会被移植到房前屋后,不管杏树的基因如何,先呵护着长大再说。本家有位叔叔小时候就移植了一株杏树,挂果之后,才发现那是一株劣质杏树,果实酸涩,每年成熟期,杏子掉落一地,没人理睬,淘气的孩子们在树底嬉闹时,拿杏子做了武器开战,你扔我一枚,我回敬一枚。倒是婶婶每年捡拾一些杏子,留着果核做杏仁菜。叔叔嫌弃这株杏树,砍了吧,已长成一株大树,不砍吧,没什么用处还占地。最后,在杏树底下建了个茅厕,为的是夏天如厕不暴晒,这样,一株杏树沦落成了遮荫工具,一年又一年,由盛年滑入衰老之境,每年春天用一树的杏花掩饰着老去的姿态,秋冬树叶凋尽后,沧桑的老枝无声地守望着安详平静的村庄。

早年乡村的种树,像极了早年乡村人家生孩子,自然生,没计划,生了就养。八十年代,乡村常见标语: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现在的乡村种树,不再那么盲目,也像计划生育一样,优生优育,除了桃、李、杏等常见果树,还引进不少外地植物。一次路过一个村庄时,看到在一户人家的屋子后面,大面积种植了文冠果,关于乡土上的异类植物,除了新鲜感之外,毫不意外。

我送出的礼物杏树,是一种叫华阴杏的品种。与华阴杏结缘,是最平常不过的一次邂逅,有一年的春天,与文友们去古交市温家山采风,漫山遍野的杏花如霞似锦,蔚为壮观,着实惊艳了一把。之后,杏子成熟的采摘季再访温家山,又被惊艳一把,个儿大、味甜的华阴杏缀满枝头,而通往杏树种植基地的山路上,车辆络绎不绝,采摘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平常安静的小山村因为华阴杏喧嚣不已,这样热络的场景让我萌生一个念头:我也要让家乡的土地上产出华阴杏。

次年清明节后,我再访温家山,奔着树苗而去。经过多方辗转打听,在林业部门工作的同学帮我联系到卖树苗的老农,姑且算是好事多磨吧!其时正是春季护林防火时期,乡村进山的大路小路风声鹤唳,村村设卡,重“兵”把守。车辆进山,胳膊上带有红袖章的村民们拦截查问进山原因,是不是携带火种……拦截车辆通行的工具也奇葩,用的是杠杆原理,一截长木杆横在路中央,长杆一端吊一个装着石头的藤编篮子,并架在大块大石头上,用绳子固定,长杆另一端拴着一截长长的绳子,拴在一木桩上固定。放行车辆时,长木杆一端的绳子从木桩上解开,另一端装着石头的篮子自然落下,木杆随之被翘起,车辆通过。人这一生之中,接受检查不计其数,考试被检查是否携带作弊工具,乘坐火车、高铁、飞机被检查是否带危险物品,被木杆拦着接受检查,是平生第一回。

抵达温家山时,朴实的老农已将树苗捆好,直接帮我放到后备箱,详细告知种植方法,挖坑的深度,浇水的频次,并打保票,据此方法栽种,确保每一株成活,临别还友情赠送了好几株李子树。我将树苗送回老家,作为春天的礼物,分送给乡亲邻里,自此,每年碎碎念,总是在电话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