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这位退休中医,在小区里建了个百
医院订阅哦! 沈士明把自家的中草药种子拿出来,教大家种中草药。渐渐地,种的人越来越多,家里阳台上的一点小地方显得捉襟见肘了,沈士明就提出在小区里开辟一块地,名字就叫“百草园”。大家冒着烈日清除杂草、砖石,第一批种下了30多种中草药。 “荷叶泽兰银杏叶,降脂通脉心脑健……”在奉贤区南桥镇华龙公寓,很多居民都对这朗朗上口的《中草药防病保健顺口溜》烂熟于心。 顺口溜的编制者是小区里的退休中医沈士明,他在小区里可谓无人不知晓。“真是个好医生啊!不仅指导我们治未病,还带领大家种起了中草药!”50多岁的王秀华说起沈医生就翘起大拇指,她说,小区里的“百草园”就是沈医生指导大家种起来的。 走进华龙公寓,在小区中心广场的后方,记者发现了这块“百草园”,园子里种着形状各异的中草药,绿油油的,长势喜人。仙鹤草、夏枯草、泽兰……每种草药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着药名和药用功能。 年到现在,这块1亩不到的土地,在沈医生和小区居民的精心培育下,中草药品种从10多个扩展到了60多个。近日,小区里又新建了一座“百草园陈列馆”,50多平方米的馆内放置着中草药标本、自制的草药香囊,居民在此可学习中草药知识。 沈士明(白衣者)带领大家参观草药标本。 25岁时已能辨识五六百种草药 “不识中草药,听任羊吃当柴烧;识了中草药,宅前屋后都是宝。”这是沈士明的口头禅。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沈士明是自学成才的。出生于年的沈士明在家排行老五,13岁时,他那37岁的父亲因病去世,年幼的沈士明第一次感觉到了疾病的残酷,自此立志学医。 沈士明(中间者)为大家讲解中草药知识。 要学医,首先得完成基础教育。然而,沈士明上了14天初中后就放弃了学业:看着憔悴的母亲一个人抚养5个孩子,家里一贫如洗,沈士明实在不忍心,毅然决定回家帮母亲干农活。14岁时,正值村里培养卫生员,老实的沈士明被乡亲们看好,顺利接过赤脚医生手中的针筒、剪刀和纱布。6年里,沈士明背着他的药箱,为村民做一些打针、涂红药水等简单治疗,边做边摸索。 当时,奉贤正大力推广中草药,沈士明19岁时被调进齐贤卫生院担任卫生员,负责中草药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沈士明自学中医古籍,跟着师父下地识草药,25岁时已经能辨识五六百种草药。他还把村里种植的草药加工成糖浆、丸剂、针剂,大受好评。年,县里召开大会,提出要学习齐贤乡自制草药的做法。年,院领导推荐沈士明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入学考试,沈士明终于搭上了科班学习的“列车”。年,沈士明回到齐贤卫生院,真正成为一名医生,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样样行,他还为齐贤卫生院创建了妇科、蛇伤、高压氧仓三个特色科室。 年,沈士明从齐贤卫生院到区卫计委担任医学会秘书长。虽然身处行政岗位,但沈士明不忘记自己从医的初心,坚持坐诊看病,平时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古籍,自学考上了研究生。 沈士明(白衣者)带领居民种植中草药。 一耕一锄育起“百草园” 去年年中,上海一档电视节目推出了几期“阳台上的中药房”节目,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其实,这个理念的创始者就是沈士明。 “也没什么难的,就是定期松土、施肥、浇水。”沈士明说,他家里种了来种中草药。平时闲下来的时候,他就到小区的物业办公室去“坐诊”。63岁的沈莉莉就受益匪浅,几年前她身体很不好,吃不下饭,人也瘦了好几斤。沈士明诊断是气血郁结在肝脏,经过几日中药调理,沈阿姨慢慢好了起来,不禁感慨:“原来中药这么神奇!”沈士明趁机“科普”:“其实,我们的很多小毛病,都可以用中药消除在萌芽状态。” 居民参观中草药。 在沈士明的指导讲解下,很多居民和沈阿姨一样,开始对中药产生了兴趣。沈士明就把自家的中草药种子拿出来,教大家种中草药。渐渐地,种的人越来越多,家里阳台上的一点小地方显得捉襟见肘了,沈士明就提出在小区里开辟一块地,名字就叫“百草园”。龚四妹、陆爱红、郭玉莲等10多个居民踊跃参与,别看她们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干起活来毫不含糊,大家冒着烈日清除杂草、砖石,第一批种下了30多种中草药。大家还实行划块包干,每种草药对应一个负责人,定期照料。 沈医生还经常在居委会授课,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并编制了中草药药名及功用一览表、中草药防病保健顺口溜等。有一次,小区里一名儿童受寒,在听了沈医生的介绍后,家长在百草园采摘了薄荷、藿香、紫苏,煎汁给孩子喝,医院,病症就消下去了。也有的志愿者,本来体弱多病,承担起种植劳动后精神明显爽朗了起来。渐渐的,“百草园”的名声越来越响。 沈士明(白衣者)给居民讲解草药用法。 为传播中医文化到处跑 沈士明一直在鼓励居民自种中草药“治未病”,整日不得闲。周一、周二、医院坐诊号脉,周五去区老干部局坐诊,周三下乡科普草药,平时只要有空就会去社区指导种植技术。每次去外地出差考察,沈士明都特别留意外地的中草药种植情况。“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秦皇岛时,我把紫花地丁带了回来,那是奉贤没有的品种。”沈士明自豪地介绍,奉贤有来种常见的中草药种类,他基本都种过。 为了科普中草药知识并指导种植技巧,沈士明奔走了很多地方:柘林镇胡桥社区、区老年福利院、农业园区、明馨养老院……只要是他到过的地方,一定会留下和中医相关的痕迹。比如,奉贤区老干部局门口的花坛里,一盆盆中草药引人注目,那都是沈士明亲手种下的。 如今,在奉贤一些机关学校、居民社区、企业等宅前屋后,中草药都茂盛地成长了起来。“在民间草药渐趋减少的当下,我们要发动每个人种植起来,既能保护珍贵的中草药品种,又能保健养身。”沈士明说。 (来源:上观新闻) -END-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抢先看德清莫干山天下游子吟德清县首
- 下一篇文章: 颠覆你的想象志愿者的故事,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