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土壤管理
苹果园土壤管理的核心是增加果园土壤水、肥、气、热因子的稳定性,创造相应的最佳根系生长发育环境。而有机质的提高是调节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提高土壤有机质的益处 进行苹果优质丰产栽培,要求土壤有机质最低应达到1.5%~3%。因为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产优质果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好处具有以下优点: 1、土壤有机质可稳定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性; 2、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中磷、镁、钙等营养元素被固定。 3、预防因以上元素缺乏或被固定而发生相应的缺素症。 4、同时有机质使土壤中的养分减缓释放,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利于根系吸收,减少环境污染。 5、提高土壤温度;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6、对土壤pH具有缓冲作用,为土壤生物、果树提供营养物质和贮藏库,影响土壤酶活性。 果树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分级指标 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措施(一)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1、果农自制农家肥 (1)自制农家肥的方法: 主要材料:牛粪、猪粪、鸡粪(1:1:1)效果最好,木材、谷糠和其它有机物如稻草、大麦秸、麦秸、山野草、豆秆制做方法:碳物质材料(各种有机物)kg氮物质材料(畜粪尿)kg发酵微生物剂(绿洲酵素3号)1~2kg水可以达到材料含水量60~70%,米糠或麦子秆30kg、红糖g。首先把材料调节到60~70%含水量,再配制米糠和酵素微生物,把红糖水撒米糠上与原料混合。 (2)注意事项: 堆积时不能踩实;把碳素和氮素材料各10cm厚度反复堆积;堆积10cm的碳素质后撒微生物菌剂;堆积10cm的氮素后又撒微生物菌剂;反复用这个方法进行作业;堆积之后用稻草或旧塑料膜覆盖在上面。 (3)有机肥的施用量: 计算方法:果树改良土壤中一般达到60厘米。在土壤有机质1%果园,0~60cm土壤的总重量大概45万公斤,土壤有机质矿化率为4%,一年中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量为:400×1%×4%约公斤纯有机质;放入有机肥的矿化率75%,国家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标准为30%,如果希望每年维持1%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需要补充有机肥x4/0.3约公斤。如果维持有机质含量1.5%,需肥约公斤;如果维持有机质含量2.0%,需肥约公斤;如果维持有机质含量3.0%,需肥约公斤。 2、商业有机肥 针对目前农村极度缺乏农家肥的现状,各大公司积极开发了各种商业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在苹果园成功应用的主要有天寿、创味、万矿、南微等。 3、增施有机肥注意事项 在果园施肥管理中,切记不能单独施用生物菌剂,施用生物菌剂必须与有机肥结合用。施用有机肥低量水平时,施生物菌剂对单株产量、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固酸比的影响都不明显;随着有机肥施用力量的增加,配施不同量生物菌剂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效应增强。而且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改良土壤。 (二)果园生草栽培 果园生草栽培可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有效改善果园的小气候环境,可明显增加天敌数量,延长根系活动时期,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氮、磷、钾的有效含量,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并有利于果园水土保持,还可抑制杂草,从而减少中耕等园地用工投资,是一种省工省力、节约成本的生态栽培方式。果园生草有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法两种。人工种草投资较多,但草层均匀、整齐,草种纯正。自然生草省工、省投资,但草层不均匀,生长不整齐,草种混杂,生产效果不如前者。 1年生不同绿肥种类产草量对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1.人工种草 选择果园生草品种非常重要。 (1)草的种类 以选多年生、适应性强,耐阴、耐践踏,并有保土增肥效果。一般以主根浅、须根发达,固地性强,富含营养、产草量高、茎杆易腐烂的草种为好。并要求易栽培管理、覆盖性强、早发性好、生长期长、植株又矮小的豆科草为最好。禾本科草有早熟禾、鸭茅草、紫羊弧茅草、高羊茅、百喜草、细直燕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等;豆科草有三叶草(白、红两种)、紫花苜蓿、百脉根、小冠花和苕子等。豆科和禾本科草混种,对改良土壤有明显作用。 禾本科生草果园 (2)种草方法 国外,多用禾本科草进行生草栽培。每公顷用草种40千克。如果采取豆科和禾本科草种混播,每公顷用草种7.5~15.0千克。播种前将种子晒1~2天,再用0.3~0.5%的硫酸铜溶液浸种消毒。从春季到秋季,当地温升到15.0~20℃时,如有水利条件或逢雨季,均可进行播种。以春、秋播为主。春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地温达5℃以上,0~10厘米的土层墒情好时尽早播种。秋播多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一般越早越好。播种勿深,如撒播,播后耙耱一遍则可。 待草种出苗后,应人工间除其它杂草。待种的草长高后,只要播种量合适、出苗均匀、整齐,周围其它杂草也不会欺它。生草开始的几个月,最好不要刈割,当草根扎深、营养体显著增加后,才能开始刈割。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草层高达20~30厘米时,用割草机进行刈割,留茬高度8厘米左右。根据草的生长情况,全年刈割4~8次。割下的草,可撒于原处、或用以覆盖树盘、或开沟将其埋入土中,或将其与土混合沤肥,这几种做法均可。在生草开始的几年里,草、树争肥矛盾大,应分别增施氮肥。在早春,应比清耕园增施50%的氮肥。在生长期内,可根外追肥2~3次。 禾本科豆科混种果园 2.自然生草 此法简单易行。果园株行间会自然地长出当地生命力很强的多种杂草。通过自然的相互竞争和连续刈割,淘汰一部分需要打种子进行繁殖的草种,选择保留下适于当地条件又不怕刈割的种类。在草长高以后,用长镰片割或用机械刈割均可。在我国,这方面的实践表明:种草或自然生草10年,树壮产量高。自然生草法10年土壤有机物提高1%左右。 自然生草能够保留的草有以下几种: 3.生草后的管理 生草5~7年后,草层老化,表层土壤严重板结,不利于果树根系发育。应及时翻压,休闲1~2年后,再重新种草。在翻压草时,以浅些为好。否则,伤害果树根系太多,不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翻压时期,以春季为宜。为避免翻压伤根,也可在草面上喷布草甘膦等除草剂~倍液,使草迅速死亡,腐烂分解。在翻压后的休闲期内,有机物迅速分解,速效氮显著增加,应适当减少或停施氮肥。 目前,国外多提倡行间生草、行内使用除草剂的制度。行内使用除草剂的宽度,为树冠垂直投影的宽度。行内使用的除草剂,有西玛津、阿特拉津、除草醚、扑草净、茅草枯、敌草隆和草甘膦等。用除草剂除草,土壤常年不需耕翻,有利于保持土壤结构和微生物区系,使果树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表层养分,因而生长健壮,果实优质高产。据日本青森县苹果园生草试验,最初几年,生草区与清耕区产量相差无几,但到后期,生草区比清耕区增产,而且果实质量全面提高。 在我国,雨量充沛、有一定灌溉条件和行间较宽的苹果园,应更多地采用生草制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9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众筹丨风雅秀逸的中国传统文人扇,取材珍贵
- 下一篇文章: 参悟军转干部如何适应地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