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大宗中药材推荐品种
优势品种介绍之二 常规大宗中药材推荐品种 (优势成熟品种) 1.药食用菊花(红墨菊、陶菊、大板菊等):新疆林下种植首选品种,房门屋后都可种植的一年生品种。菊花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但苗期、花期不能缺水,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亩用苗不少于株,亩投入元左右。按行株距各40厘米挖穴栽植,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一般于从7月开始采收,直至11月。亩产菊花一般在-公斤左右。采收后应及时进行烘干或阴干装袋出售。目前菊花市场价格在30元/公斤,亩产值也在元以上。 2.桔梗:集观赏、药用、食用为一体的一年生品种,也是出口创汇品种。桔梗是一种保健食品,其根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是我国北方人饭菜上的常用菜肴。韩国进口桔梗用做咸菜,日本进口桔梗加工成罐头食品,药用根具有散寒、祛痰、排脓等功效,是大宗药材品种,年用量2万吨以上。 桔梗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高温、耐旱、怕水渍。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好。桔梗主要用种苗繁殖,可春播或夏播。春季播种应在4月中旬左右,夏季应在6月下旬之前播种。种子2公斤,亩投入在-元左右,种苗亩用75公斤,种苗投入在元左右。桔梗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种苗栽种亩产鲜货1.2-1.5公斤以上,干品在-公斤。籽播亩产在公斤左右。目前桔梗市场价格32元/公斤,亩产值也近万元。 3.改良白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根茎入药,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为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多年来畅销于市,是不可代替的一味药材,占据着独特的地位,销量大,且常年出口。改良白术是最近几年选拔的一个优良品种,其有长势快、个头大、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增产效果明显,市场认可,销势好。 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较耐寒。不能与花生、白菜、西红柿、土豆等农作物同时轮作。前茬种过豆类的地块不宜种植,避免损失。改良白术春种秋收,一年就可收获。亩用种子4-5公斤,亩种子投入-元;亩用种苗公斤,种苗亩投入在0元左右,用种苗栽种亩产-公斤,籽播亩产量在-公斤,统货价格20-30元/公斤,亩效益-00元。 4.旱半夏(大叶):半夏是一年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镇咳、止呕、抗肿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由于药用量的增加,需求量逐年增加,常年出口国外,其销售量一直很稳定。它适应性广,栽培容易,管理简单。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含沙性土壤产量高。通常采用块茎繁殖,行株距18×10-15cm,亩用种球在50-75公斤,亩投入0元左右,一般亩产公斤以上,高产达公斤,统货价格80-90元/公斤,亩效益在万元以上。 5.太子参:在新疆春种秋收或秋种夏收,为一年生中药材品种。主要以种子和根茎繁殖为主。亩用种子3公斤,亩用种子投入余元。正常年份亩产量-公斤,高产达公斤以上。目前,太子参市场价格为55-60元/千克,亩产值在7元以上。 6.黄芩:2年生品种,疫情品种。黄芩为大宗品种,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而且长期出口海外,随着它的市场需求增长,它的价格也在平稳上升中,种植前景可观。 黄芩采用铺膜1.45米12行,滴灌带3行(行株距14cm×10cm,播种深度宜浅不宜深,在2.5-3cm,每穴播种子5-10粒,地膜不封口,覆土镇压地膜)。亩用种子一般2-3公斤,亩投入在-元左右。生长一年的黄芩鲜货亩产-公斤,鲜货收购价7-8元/公斤,每亩收益元左右。第二年收获,产量可达0-1公斤,加上种籽15公斤,亩收益在万元以上。 7.瓜蒌(天花粉):一次种植连续采收三至五年,果实、种子和根入药,连皮带籽为全瓜蒌,果壳中药名为瓜蒌,种子中药名为瓜蒌仁,根茎中药名为天花粉。目前食用瓜蒌子销量大,效益好,如江苏产地,药用瓜蒌子20-23元/公斤,而用于食用瓜蒌子价格却高达42-43元/公斤,一路呈上涨趋势。目前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药用瓜蒌产区纷纷转型为食用瓜蒌产区,足以说明该品市场需求量较大,随着劳动成本的提高,行情将会稳步走坚,后市行情看好。 瓜蒌喜温暖潮湿,较耐寒,不耐干旱,忌积水,适应性强,一般土壤都可种植。瓜蒌主要用母根繁殖,亩用母根20-25公斤,亩投入在-元左右,每亩定株在-株,在新疆种植无需搭架也可生长良好(内地雨水较多,瓜极易泡坏)。种植瓜蒌,当年投入,当年就能见效。瓜蒌结果期为3-5年左右,亩产量:亩产鲜果第一年-0公斤,第2-5年0-0公斤。折干率:鲜果的折干率15%-20%;出籽率:干果的出籽率为36%-41%;种子千粒重:-克,出仁率:55%,单果种子数:粒以上,果实直径:9×10.5厘米,单果鲜重:克。目前,全瓜蒌市场价格30元/公斤,瓜蒌皮20元/公斤,瓜蒌子40元/公斤,亩产值在0元以上。生长三年后,即可挖根天花粉,亩产干货-公斤左右,目前价格15-20元/公斤,亩产值过万元。 8.北柴胡:两年生品种。目前,柴胡市场价格稳定,市场需求大,特别是新疆柴胡引入家种是今后南北疆发展一大契机,应抓住机会大力发展,弥补市场的不足和紧缺。 北柴胡采用铺膜1.25米5-6行,滴灌带2行(行株距10-15cm×5-10cm,播种深度宜浅不宜深,在2cm以内,每穴播种子5-10粒,地膜不封口,覆土镇压地膜)。干播2-3天后浇水。亩用种2公斤,亩投入70元左右。第一年亩收种子40公斤,柴胡秆公斤,亩产干货40-50公斤,第二年亩产达-公斤干货,市场销售价格60-元,两年产亩产值达万元以上。 9.紫菀:菊科紫菀属,一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簇生多数细根,外皮灰褐色,紫菀是大宗类中药材品种之一,其根茎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之功效,且因其价格近年较平稳,采收后销路通畅。 紫菀只能用根茎繁殖,采取条播或人工栽种的方式进行。按行距行株距20cm×15cm,每墩1-2个根茎小段(一个火柴棒长短),将其平放沟内,然后覆土推平压实即可。亩用根茎25-30公斤,亩投入元左右。紫菀亩产鲜货1.5吨左右,干品在-公斤,目前市场价格在13-16元/公斤,亩均收入在0-元。 10.白芷:白芷作为食药两用品,也是香辛调料、火锅底料的重要成员之一,不可缺失。白芷在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同时又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调料。白芷连续几年价格低廉,药农少种,市场货源减少,库存薄弱,加上近年来受国家对中药材硫磺的限制,白芷异军突起,销量呈现增加之势。从去年产新至今,白芷热销势头不减,价格较平稳。 白芷采用铺膜1.25米4行,滴灌带2行(行株距25-30cm×10cm,播种深度宜浅不宜深,在2.5-3cm,每穴播种子5-10粒,地膜不封口,覆土镇压地膜)。白芷亩用种2-3公斤,亩投入90元左右。亩产鲜货2吨左右,干货其一般-公斤,目前市场销售价格12元,亩产值在元以上。 11.板蓝根:板蓝根,别名菘蓝、蓝靛,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大宗药材。一年生植物,根、叶入药,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作用。有治疗发热、风寒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等功效。目前,国内外新冠疫情不断,势必增加中药材出口,而板蓝根首当其冲。 板蓝根采用铺膜1.45米10行,滴灌带3行(行株距12cm×10cm,播种深度宜浅不宜深,在2-3cm,每穴播种子5-10粒,地膜不封口,覆土镇压地膜)。亩用种3公斤左右,亩投入75-元,亩产干货-公斤,目前市场销售价格12元,亩产值在3元以上。 12.防风:一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其喜凉爽气候,耐寒,防风做为大宗中药材品种,在药业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逐年增长,目前,防风市场前景和行情表现正常。 防风一般根茎繁殖为主,可采用条播+滴灌带模式进行。选择粗壮根截成6厘米长的根节,栽植行株距25-30×15cm,栽时应使芽头向上,切勿倒置。栽后覆土,稍做镇压,适量浇水,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亩用种芽25-30公斤,亩投入元左右。亩产干货-公斤,市场通货价格在13-16元/公斤,鲜货亩产在0-0公斤,鲜货价格2.5-3元左右,亩效益可达元以上。 13.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对冠心病、心血管病常服疗效很好,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丹参需求量较大,目前每年保持在00-1吨的水平。丹参是紧缺的药材,市场需要量大,已经历三年低价期,涨势看好此品种。 丹参一般用分根繁殖方式进行。分根繁殖使用条播进行,选择粗壮根截成6厘米长的根节,栽植行株距25-30×15-20cm,栽时应使根头向上,切勿倒置。栽后覆土,稍行镇压,适量浇水,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亩用种芽25-30公斤,亩投入元左右。亩产干货-公斤,按照统货市场价格15-16元/公斤,每亩产值也在元以上。 14.夏枯草:一年两茬品种。是我国多种畅销保健饮品的重要原材料,市场用量巨大。亩用种量1-2公斤左右,亩投入元左右。夏枯草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3年,前两年只采收球和茎,3年后可挖根,一般4年之后产量会降低,需要重新种植。一般亩产球-公斤,草公斤左右。全株草带球16元/公斤,夏枯球价格在25-40元/公斤不等(球穗8公分以下价格25-30左右/公斤,超过8公分达到出口级,价格在40-60元/公斤不等)。其茎叶、根收购价格4-5元/公斤,综合亩产值在元以上。 15.沙苑子:新疆中药材沙苑子,种子入药,全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维生素,与苜蓿草营养相当。如做为饲草,可使牛羊膘肥体壮,不得或少得病。沙苑子用途较广,可制作茶饮、全株可作绿肥等,是开展综合利用的良好植物资源。 沙苑子十分易种易管,可在盐碱地规模化种植,一次种植连续收获5年,亩用种子2公斤,亩投入元左右。5年内平均每年亩产药材公斤,目前市场价格在32-38元/公斤左右。亩产干草-公斤,效益在-元左右。如果做饲草,亩用种子5公斤,可产全草-公斤,亩效益也在0元以上。综合亩产值元以上。 16.紫花地丁:紫花地丁以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成效。除作药用外,嫩叶还可作野菜,也可作早春观赏花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一种优良的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的园林绿化花种品种。 紫花地丁喜光,喜湿润的环境,耐荫也耐寒,不耐旱,不择土壤,但在沙质壤土中种植产量高。适应性极强,自播能力强,繁殖容易,可直播。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中旬,盛花期25天左右,单花开花持续6天。当地丁半籽半花时,选晴天割取地上全草,晒干出售。亩用种4公斤左右,投入-元,亩产量在公斤,目前收购价:6.5-7元,亩产值在0元左右。(此品种主要为种植花生、红薯换茬品种)。 新疆高鹏中药材全产业链咨询对接服务平台年9月26日星期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yjz/10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居家插花的三种形式,让你的居室惊艳起来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