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产业引来新路子,石桥村民日子越过越牛气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曾经为城里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合伙人”,如今正在乡村渐渐流行。年,太白湖新区引进三强农牧科技生态园项目,发展奶牛养殖和生态种植,走出一条智能化、高品质、种养结合的新型标准化奶牛养殖新路子。在乡村振兴“合伙人”蒋丽丽的带动下,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稳步增收,日子过得越来越“牛气”。 合伙人带来好项目村民们家门口就业 走进位于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的三强农牧科技生态园,湛蓝天空下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坐落整齐,圈舍内小牛犊毛色光亮、活力十足,膘肥体壮的奶牛正悠闲地咀嚼着草料,不时发出浑厚的“哞哞”声。 “从去年10月首头小牛犊‘九月’诞生到现在多头小牛犊,奶牛存栏数突破头,我有信心把奶牛事业做大、做强。”作为太白湖新区乡村振兴“合伙人”,蒋丽丽的到来为乡村发展带来人气、项目、资金和新产业,实现“牛气”乡村振兴。 “从选址石桥镇开始,就是看中了这里养殖基础好、饲草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受石桥镇领导的启发,两年前,蒋丽丽决定在三号井煤矿北部约亩塌陷回填地上,建一个高标准的农牧生态科技园。如今作为三强农牧科技生态园副总经理,她把生态园划分为奶牛养殖牧场和围绕着牧场的科技生态种植观光园,目前4座牛舍已投用,挤奶大厅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水产养殖区和农业种植区即将开工建设。“在项目建设期间,太白湖新区和石桥镇相关部门也主动靠上服务,帮我们搭建好平台、做好配套,果真是来对了!” 得益于牧场养殖,当地村民们有了实打实的“家门口就业”。 68岁的石桥镇兴隆村村民郑景苓,主要负责犊牛舍小牛的饲养工作。“小牛喂奶有不少讲究,出生5至7天喂3升,长到半个月就得加到4升。”如今将养牛经讲得头头是道的郑景苓,曾经是附近村里种地为生的地道农民。自生态园落户石桥镇,去年他和不少邻里经过培训当上“牛保姆”。 “在这儿喂牛,一月能挣元左右,家里有啥事儿还可以请假,之前打零工不行,干一天就没活了,现在这活月月有保障,我感到很知足。”工作稳定、衣食无忧、生活无虑,郑景苓对一年来的变化感到十分满意。 生物科技变粪为宝探索循环农业模式 和所有养殖企业一样,环境和生态问题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如何才能实现奶牛养殖与生态循环发展?蒋丽丽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蒋丽丽构建有体系的污粪处理机制,探索实行种—养—沼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能来这里的奶牛,日子过得可舒服了,吃得好、住得好!”蒋丽丽说。针对传统牛场存在粪便污染的弊病,生态园采取国内先进的谷壳发酵生物降解技术,在牛舍内彻底分解粪便,可实现零排污、无异味,奶牛的“生活条件”大大提升。 智慧农业是生态园成长的有力支撑,也是核心发展动力。蒋丽丽算了一笔账:以发酵床为载体,一次垫料使用三年,每天翻抛一次,每十天深翻一次,无需清粪,通过微生态生物益生菌分解粪污,快速消化分解粪尿等养殖排泄物,每头牛每天粪污排放量在0.07立方米,用这种方式能够分解95%的粪污,剩余在过道及挤奶厅的5%粪污清理出来后,采用异位发酵床在粪污处理区进行发酵,实现牛舍免冲洗、无异味,达到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和谐统一。“发酵床养殖技术利用伴有菌种的木屑、稻壳、秸秆以及农副产物作为垫料,利用微生物酵解功能将牲畜的排泄物变粪为宝,再次利用的过程,圈舍成了一个微生态有机肥的加工厂。” 不同于传统的奶牛养殖牧场,生态园还致力于打造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种植。“种植园包括用于奶牛饲料的亩紫花苜蓿种植区,以及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热带作物大棚等区域,配套建设了一座厌氧发酵罐和一座沼气罐,奶牛粪污经过厌氧发酵,会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其中沼气可以在生活加以利用,沼渣和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回施于种植区,使整个园区形成良好的生态内循环体系。”蒋丽丽说。 合伙人事业做得好咱百姓得更多实惠 石桥镇是传统农业乡镇,每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在3万亩左右,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如今,玉米秸秆成了奶牛养殖牧场的抢手货,不仅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难题,还带动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玉米可加工成优质的青贮饲料,是奶牛优良的天然饲料。我们与当地农户签约,每年会固定收购大量玉米,提高农户收入,达到农户与企业双赢的效果。”蒋丽丽介绍,石桥镇当地每亩玉米地可产3.5至4吨左右,每吨收购价约元,以每头牛每天消耗30公斤,每年消耗9吨计算,每年需消耗6千亩,将全部从石桥镇周边农田收购,农民收入0万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因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风险。“可以说,从青贮玉米秸秆开始,像滚雪球一样,已经形成了‘秸秆—加工—养殖—沼气、沼液—林果—采摘’等多条农业循环产业链。” 在原奶的质量管控中,挤奶环节至关重要。在三强农牧科技生态园,现代化养殖技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粗放型的奶牛养殖方式下,挤奶通常是养殖户经过简单地消毒处理后,用手直接给奶牛挤奶。我们引进全自动转盘式挤奶设备,一头牛挤奶完后,机器会有感应,就会自动收杯。”蒋丽丽进一步说,从鲜奶被生产出来后到离开牧场,完全是处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下,从而让牛奶质量更有保证。 合伙人得事业,老百姓得实惠,乡村得振兴。 对蒋丽丽来说,养好一头牛,做好一个产业,实现一个梦想,是她一直以来坚守的理想。“下一步,我们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品种,计划申报绿色农产品认证及国家级观光牧场认证,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养殖业,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共同致富,让更多的人日子越过越好。”对于未来,蒋丽丽信心满满。 来源丨齐鲁壹点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yjz/10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惊蛰,春意未深郑昊燕荐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