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序》

世有所谓善读无字之书,敝人岂敢想望。然而草木之爱,难以自已。虽然自知愚钝,也不怕被人讥为附庸风雅。

较之纸墨印制的书籍,自然之书别有优长:第一,作者特别。往大里说,这作者乃是自然万有,或者说造物主本人;往小处说,也是壤土地脉、雨露阳光、四时节候。第二,即使圣哲所著之书,刻于石上,书于简上,印在纸上,虽然后来你笺我注,原文却少有改易。自然之书就不同了,自春而夏而秋而冬,书页之上,内容与色彩瞬息变化,一个清晨一个成色,一个夜晚一个奇迹,如此日夜相继,锱铢积累,最终完成了一段段活生生的生命史。正因如此,自然之书才得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第三,圣哲之书即使再精微,也不过是对天地奥义的管窥蠡测、对自然密码的零星破译与盗取,而这无字之书却是自然本身。大自然参差多变,不守故常,此可谓美之本源,亦人类知识、智慧之本源。

有时候,我会深自庆幸:到了这个年纪,凭了冥冥之中的指引,来与草木结缘,这是多么欣幸的事情。

2、《自序》

回想当初,虽然自幼以割草寻菜为营生,朝夕相处,耳鬓厮磨,而真正的草木之爱却是被树木之美唤醒。

世间万物之中,唯树与人最为相像。它们恂恂然站在那里,飒然独立又谦退自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春风秋雨,还是严寒冰雪,它们既不退避,也不嚣嚷,活脱脱一个个谦谦君子。陶渊明《饮酒》诗有云:“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田野之上,或者小河岸边,单独一株树,特别是到了冬天,那种淡然无为,那种无欲无求,直可让人流连低回。这是一个开端,由此推衍开去,我渐渐发现,即使灌木,即使丛莽,甚至无名杂草,也无不各擅其胜、各臻其美。从此,不用芝麻开门的咒语,一扇大门已经为我开启。走入其中,总有琳琅满目之感,于是就乐而忘返了。

无论土地多么偏僻,不管土质多么瘠薄,只要不被人类严密控制,它终究会生动起来,漂亮起来。没有水分不要紧,雨啊雪啊,今日不来,明日会来;没有种子不要紧,风儿会吹来,鸟儿会衔来,牛羊也会携带过来。春天一到,绿草生出来,幼树长出来;假以时日,细草织成了绿毯,小树也会长成大树。河岸湖边,沟旁路畔,那些零零碎碎的空地,星星点点绿色,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繁衍出奇迹。鸟藏碧叶,蝶迷繁花,令人目不暇接。

当然,这部自然之书的确够博大,够深奥。如我蜻蜓点水般地浏览,其所得可能只是表面的、零星的甚至舛误的印象。好在我的野心不大,我觉得,只要能从这种浏览中得到快乐,也就足够。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我觉得真好。偶有零星的会心、点滴的收获,已足令我沾沾自喜了。退一步说,即使空手而归,又有什么遗憾的呢?梭罗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充满新奇的世界与其说是与人便利,不如说是令人叹绝,它的动人之处多于它的实用之处;我们应当欣赏它,赞美它,而不是去使用它。”

3、《自序》









































山东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yjz/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