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常见中草药蒲公英紫花
一个专注健康的公众平台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利湿通淋的蒲公英 消肿散结的紫花地丁 01 蒲公英 1.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2.相关名 公英、卜公英、黄花地丁、通天草、黄花郎、白鼓钉、奶汁草、凫公英、金簪草、婆婆丁、鹁鸪英、蒲公丁。 3.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山西、河北、山东、东北等地。 4.采收加工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5.性状鉴别 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饮片:为不规则的段。根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多皱缩破碎,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完整者展平后呈倒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时可见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6.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肝、胃经。 7.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解,入胃、肝经。既清解热毒而消痈肿,又利湿与通乳。虽善治各种疮痈,但以治乳痈最佳,并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湿热黄疸、淋痛。 8.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9.主治病证 (1)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 (2)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 (3)湿热黄疽,热淋涩痛。 10.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鲜品酌加;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11.使用注意 本品用量过大,可致缓泻,故脾虚便溏者慎服。 02 紫花地丁 1.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 2.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 3.产地:药材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陕西、上海等地 4.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5.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6.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7.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8.主治病症: 1、疔疮肿毒,痈疽发背, 2、丹毒, 3、毒蛇咬伤。 9.用法用量: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10.使用注意:无 医院健康常相伴医院院训:仁和精诚传承创新 办院宗旨:弘扬中医特色,打造专科品牌 发展战略:人才科技强院,科学创新发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yjz/4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骨刺乳腺增生心脏早搏甲状腺结节等等
- 下一篇文章: 中医中药常见中草药蒲公英紫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