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消费者因为用了抗(抑)菌制剂类消毒产品健康被损的报道,如宝宝霜“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含激素致使“大头娃娃”事件等。据此,昆玉市人民检察院近期对辖区内5家药品经营单位、医疗机构销售的抗(抑)菌制剂类消毒产品进行了调查采样。对不合格的“消字号”产品进行监督下架,维护辖区百姓的健康安全。

什么是“消字号”?

“消字号”其实是“消毒产品”,根据相关规定,这类产品并不能宣传具有医疗效果。一般用于治疗的药品,标注的应该是“国药准字号”,两者相差甚远。“消字号”产品的许可认证审批由地方卫生部门执行,时间一般仅需1个月,检测指标主要是它的杀菌作用;而国药准字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审批,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验证环节如:药理、病理、副作用、临床验证等。确保安全有效后才有机会获准上市,整个过程需时也将近5-10年。

为什么一直让大家在购买药物时尽量避免消字号?

“消毒产品”的审批流程简单、安全性未经验证,风险较大。有些药膏会私自添加激素成分却不在说明书标明。患者刚开始使用时会发现效果极好,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却被这类药膏给“反噬”了。其实,规范使用激素药膏并不可怕,毕竟外用激素也是治疗皮肤病的最常用药物。但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使用会有很大风险。同时也要小心护肤类的湿疹膏,同样是添加“激素”的重灾区。快速止痒抑菌乳膏、地丁紫花透皮乳膏、杀毒止痒抑菌乳膏......你以为这些是药品,其实它们是抗(抑)菌制剂类消毒产品;紫花、黄芪、鸡血藤、狼毒、苦参、蛇床子、金银花......你以为它们含的都是这些纯天然植物成分没有副作用,其实很多都是偷偷加了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的“假药”。

检察官提醒:

有些民间药膏打着“纯正中医药膏”的名义,其实是在产品中添加了激素等才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之前务必检查产品的外包装,核实药膏是否有“国药准字”。谨慎使用成分不明、来源不明的“消字号”药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hxcf/1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