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健旺身体的佳药
古代有一个学子,生了一场大病后,读书总是魂不守舍。教书先生在打烂戒尺后,突然开悟,莫非这孩子是病后体虚导致精力不集中?赶紧告诉其父。其父为其请来郎中,只用了一味补虚的药,学子的表现竟渐得好转,当年的秀才考试顺利过关。 补虚的药材,通常当得起参之名。又因其块茎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有俩,每枚4~6裂,肥厚,似手掌。这味药得以冠名手掌参。 手掌参,又称手参、掌参、手儿参、佛手参,阴阳草。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根。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直立,基部有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片,长圆状披针形。 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色艳,粉红色或淡红紫色,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毫米。种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海拔-米的山坡林下、草地或砾石滩草丛中。 产我国大部地区。国外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至欧洲一些国家也有。 春、秋季采挖块根,洗净,用沸水烫后晒干。炮制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性味甘平,活跃于肺脾胃经。 止咳平喘,益肾健脾,补肺理气,和血止痛。是健旺身体的良药。 主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肾虚腰腿酸软,阳痿,滑精,尿频,慢性肝炎,久泻,失血,带下,乳少,跌打损伤。 入药膳可与肉、鸭、鸡共煮食用,或研末泡茶,或泡酒饮用。 选方: 1、治病后身体虚弱:手掌参9g。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此为学子采用之方。用健旺身体的良药来补虚,效果看得见。 2、治咳嗽气喘:手儿参60g,百合、大枣各g。水煎,饭前服,每次半茶杯。(《陕西中草药》) 百合养肺阴,能止阴虚久咳,痰中带血。大枣健脾补益,与止咳平喘的手掌参共治病症。 3、治肺虚咳喘:手掌参9g,天冬、麦冬各6g,五味子4.5g,桑白皮、百部各3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天冬和麦冬不仅补肺,还生津增液,降燥除火。二味合体,是滋阴润燥的代表。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是治久嗽虚喘短气的良药。 桑白皮与百部均单归一经:肺经。桑白皮甘寒,是治肺热喘咳的良药。百部甘苦微温,润肺下气止咳,杀虫。无论新久咳嗽都可用。 五味与止咳平喘补虚的手掌参共治病症。 4、治血虚少乳:手掌参9g,当归15g,黄芪30g,通草、漏芦各6g,玉竹9g。猪蹄汤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当归补血,黄芪补气,二味是行气补血的良配,可令产妇有生成浮汁的力量。 再用漏芦和通草下乳。手掌参与玉竹补虚。 乳汁便顺顺当当地出来了。 5、治肝炎:佛手参、黄精、粉苞苣各适量,制成糖浆。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小儿酌减。(《全展选编·传染病》) 黄精补脾益气养肺阴,益五脏,理血气。 粉苞苣清热解毒,是治肝炎尤其是黄疸型肝炎的良药。 二味与理气和血,益肾健脾的佛手参共治病症。 6、治布鲁菌病:佛手参、苦参、地丁等量。每日2次,每次9g,水煎服。 布鲁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患病或带菌的动物,以羊牛猪为主。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出汗及肌肉疼痛等,也可造成全身多处受损、行动受限,严重者出现骨关节损伤、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肝脾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心内膜炎。 苦参清热燥湿,杀菌利尿。 地丁全称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燥湿凉血。 与益肾健脾理气止痛的佛手参共治病症。 7、治跌打损伤:手掌参9克,水煎服或泡酒内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以上就是手掌参的入药选方。值得一提的是,同为兰科植物的长苞凹舌兰的块茎在陕、甘、宁、青地区亦同等入药。 与手掌参的主要区别是: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宽3厘米以上。苞片远比花长。花黄绿色。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pzff/7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华电赏花指南
- 下一篇文章: 春天到了,一起去郊外读诗吧推荐让孩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