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迎春作品展播第十一期王利
第十一期作品欣赏 王利军 中国画学会理事,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 作品:《春意浓》 画面中,农家少女正在给小鸡们喂食吃,她面带笑容,头戴花巾,一股质朴的气息迎面而来。鸡群在她身边围绕着,两只大鸡造型夸张,体态硕大,白的似雪,花的如锦,让人不禁赞叹它们的威武。小鸡活泼可爱,有的挥动着翅膀,有的低头啄食,有的互相玩耍,有的左顾右盼……栩栩如生、惹人怜爱。 画面风格清纯、构图讲究、造型准确、立意深邃,雅俗共赏。作者在折服传统水墨语言的同时,汲取当代西方绘画诸如塞尚的构成力度、弗洛伊德浑厚的笔触塑造方式,演绎出一种强悍凝重的新笔墨语汇,其作品着重于抒情的节奏与韵律,巧妙地运用装饰性的构图和造型语汇,融入写意性的彩墨,营造出生活气息浓厚而内涵丰富、优雅的艺术境界。 左文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文化部青联委员 作品:《落叶声多老树寒》 山石层层而起,老树在石缝中求得生存,占得一席之地,并在这寒风中顽强的生长着。落叶沙沙地响声书写出了老树这一年的经历。它们有的坚硬挺拔,有的倾斜似倒,有的低头拂面,有的相互依靠……无论哪一种姿态,都流露出了岁月的痕迹。山脉走势沉稳,成为老树宽阔的臂膀,呈现出了“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自然之境。 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作者作画,不仅有南方山水的温润柔媚,还有北方山水中的刚健端庄,让画面充满了刚柔相济的美感,让人流连忘返,为之着迷。 王晋华 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太原市收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初春》 大山深处的春天每年来的都很晚。一个冬季的积雪慢慢地化去。春天雨水渐渐多了起来,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谷之中的方田开始微微新绿,慢慢地往山上蔓延,大山又将披上它新年的花衣,渐渐露出它崭新的容颜。险峻的崖壁和苍拙的老树,依旧停驻在那里,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岁月的更迭,让它们更有韵味。 作者以传统的笔墨描绘大山的春天。其设色手法取法油画风格,注重了中西方绘画技法和审美的融合,左下角的一方印章钤于山谷夹缝之间,空间布白比较充实,通过水墨和色彩的穿插,展现出一幅阶梯式的大山春意图。 范新国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桃花栖禽》 画面中兼工代写,低垂的枝叶茂盛而浓密,层次分明,浓淡墨的色彩让树叶针针成型。花枝从画面右下角向左伸去,小巧的花瓣,艳丽脱俗,温暖人心,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一块地方。鸟儿站在花枝的一端,观赏着花儿的美丽,仿佛要将其压弯。 画面造型准确传神,作者用极细腻且有力度的线条勾勒鸟体,用层层晕染的手法表现出硬挺的翅翎、蓬松的背羽、松软的腹羽以及鸟体的阴、阳、凹、凸之变化,再以极工细的线条“丝出”脊翎鸟身上的毛、羽。画家以娴熟绘画技巧和高超的写实能力,把脊翎鸟刻画得惟妙惟肖。在叶片处理上,用嫩绿色染出新叶片的生机待发,用赭墨画出老叶片的干枯欲榭。画家以细腻“必穷其工”、写意“必畅其神”的绘画手法,再现了生动逼真的自然物象,进而达到笔精色妙的艺术效果。 于守义 中国书画报社特聘画家,太行中国画协会常务副主席 作品:《入云深处》 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穿行于山间,“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油菜花漫山遍野,飞流的瀑布直挂山腰,山谷深处,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雄壮的层峦叠嶂,在云雾之间穿梭,让人从中体验到北方的春天柔情与坚韧。 整幅作品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充满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以张旭《山中留客》诗句题款,更是追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画面意境。作品清新润泽,华滋灵动,注重传统技法的承袭。 陈永平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家,九三学社山西省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守一归大道》 大自然的发展变化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花谢花开,春去春来,在岁月的更迭中,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仿佛镜中花,水中月一般,飘渺而不切实际,近实远虚,守一而终才是人生的处世哲学。它教人要抓住当下,符合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世间的一切因缘皆由人造,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则警醒人们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 这幅画境朴实简练,作者通过皴擦点染的传统手法,将画面收拾得层次分明,题款居于画中的右上方,与左侧的重墨形成对比,使得整个画面造势更加均衡。 陈军生 武汉画院专职画家,武汉陶瓷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群山万壑赴荆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一句是描写昭君出塞的艰辛以及昭君愿意为汉朝而牺牲自己的无畏精神,用以“怀古伤今”,在赞咏昭君的同时,表达了现实中对唐玄宗迷恋杨贵妃而不理朝政的不满。 观作者的作品,山水磅礴,点皴之间浩然之气扑面而来,对笔墨的掌握扎实稳健,表现自如淋漓,将个人对山川自然的理解以笔墨凝于纸面,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美学语言与艺术享受。大象无形,兼容百态,这大概就是形容作者笔下这幅作品为观者所呈现的最直观的表达方式。 邓晓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检察官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清溪不见闻水声》 森林中,溪水在缓缓的流淌着,发出清脆的响声,两岸的树木,雄壮粗犷,高耸入云,与那潺潺的流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云雾在林中环绕,与溪水融为一体,仿佛仙境一般,让树木若隐若现。大自然那不饰雕琢的美感让一切都更加神秘。 此作品可见,以长锋羊毫饱蘸清水浓墨,大胆落笔、逆推顺拖、侧锋、中锋、破锋、偏锋,力发千钧,既有书法的线条,又有山水的皴擦,水墨自然在笔中和宣纸上融合,形成丰富的水墨效果。参天树干看似不见笔,而书法用笔均融于其中。作者大胆地以森林为题材,赋予森林水墨印象,大量运用水墨肌理制造出视觉的层次感,表达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王新伦 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集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作品:《绿荷一夜霜剪破》 两位古装妇人手握团扇相互交谈着。她们面色红润,头戴饰品,谈笑间温婉可人。一夜霜下,周围的绿荷变得没精打采的,浓淡墨的交相辉映下植物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大面积的留白,描绘出了这一片雪白的世界,明晃晃的,惹人新生欢喜。 画作中体现出了中年妇女性格率直单纯,形象生动,不断在进步中充实自己并享受生活的快乐。作品风格追求单纯明朗,放弃繁复变化,以粗犷的线条增强画面的厚重感和苍润效果。作者还大胆吸收西方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法,以光影的手法进行表现。此外,还强化了一些中国原生态事物的表现力,增强了造型的塑造力。 许庆禄 长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太行清夏》 翠绿色的山峦层层皴擦,清新的气象寓意了春天即将到来,瀑布从山端顺流而下,汇入河流,蜿蜒蛐蛐,时而宽博,时而狭窄……小屋在山林中寻找到了一块僻静的乐土,屋主人每天可以吸收天地之精华,感悟宇宙之浩瀚,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与自然。 画面凝重沉稳,磅礴大气。饱满的构图,凸显巍峨挺拔;岩壁飞泉,山脚小屋,淡淡的远山,尽现灵动飘逸;色调从枯笔、重墨到淡墨晕染,过渡及其自然,尤其是赭色的巧妙运用,整体看上去浑然一体,和谐古朴,拙中生俏,极其雅致。 崔虹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 作品:《春吉图》 少数民族的少女衣着鲜艳而华丽,她坐在篱笆前,双目喜悦的看着眼前的公鸡,它们有的低头觅食,有的互相注视着对方,似乎在交流着。作者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公鸡壮硕的身体,并通过晕染的方式表现其丰满的羽毛,那红色的鸡冠像火一样鲜艳,象征着日子的红火。周围紫花漫漫,点染间似乎梦幻般一样甜美,隐约间竹子穿插其中,视觉层次鲜明,表现出一片吉祥之景。 作者以人物与公鸡之间的互动为主线,表现出了人与鸡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与民族元素相结合,清楚的交代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寓意了吉祥。 百花迎春——绘画名家作品展播节目播出时间 07:50时,23:30时,次日凌晨2:30时 中国唯一的美术电视台 书画频道是您一生的朋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就把它分享给朋友们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11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泗阳小伙伴们,那年割猪草,你割到过这些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