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们开始将《北京动物园》杂志内容节选至线上平台,以供关心、热爱北京动物园的同仁、游客分享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本期分享---动物保护

本杰士堆在双垂鹤鸵运动场中的应用

在北京动物园的动物运动场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类似草垛的“灌木堆”,这些“灌木堆”是为提高动物福利同时避免动物对植物的破坏而引进的一项发明——由赫尔曼?本杰士和海因里希?本杰士兄弟基于恢复生态理论和自然演替规律发明,故取名本杰士堆。年末,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推进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指出:“可通过适度留野、种植灌丛、营建本杰士堆、生态岛等措施,为野生动物营造栖息环境。”这一政策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本杰士堆在动物园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本杰士堆的概念及在动物园中的应用

概念:本杰士堆是一种人造的灌木丛,一般由干树枝、石块、土壤和植物组成。本杰士堆中心的土壤为植物供足养分使其茁壮成长,外围的干树枝、石块等既能保护植物的根、茎不被动物啃食,也能为昆虫、鸟类提供栖息的场所。

应用原理:本杰士堆是各种小型动物、鸟类、昆虫、植物、微生物的理想栖息地,如鸟类在这里可以捕到昆虫,昆虫可以在植物和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植物因微生物的代谢获得养分,动物的代谢产物又滋养了微生物的发展等。本杰士堆为所有生存在这里的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微缩但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

景观意义:从外形来看,本杰士堆看似杂乱无章,平平无奇,但它却能够在动物运动场中形成绿色自然的屏障和展示背景,为人工环境增添自然的景观要素。同时,本杰士堆是将在园林养护中修剪下来废弃的树木枝干重新利用起来,无形中促进了景观的延续。

二、双垂鹤鸵运动场本杰士堆制作

双垂鹤鸵体重29~59千克,体长~厘米。野外环境下栖息于热带雨林地区,性格机敏,胆小,喜食浆果,有时也吃昆虫、小鱼、鸟及鼠类。本次在双垂鹤鸵运动场制作本杰士堆目的在于增加场馆地面绿量,提高动物运动场景观展示效果,为动物营造可遮蔽、玩耍、栖息功能的丰容物。

运动场概况:该运动场长10.6米,宽9米,连通双垂鹤鸵的室内兽舍。场地为自然地面,运动场内的10余株树木已形成了良好的庇荫环境,场地内配有高空喷灌系统。东侧有两个总面积约3.8平方米的本杰士堆,本次本杰士堆制作选择了场地西侧,面积约6平方米。

制作步骤

1.挖坑:利用现场原有植物,选择适当位置,深挖30厘米左右的基坑,为后期骨架的嵌入及植物的种植做前期准备。

2.骨架:选取长1.2米~1.5米的植物枝干,固定在长20厘米的尖头金属架上,增加骨架的稳定性,利用工具将带有金属架的枝干嵌入坑的外围,用石块加以稳固,形成本杰士堆的基础骨架。在枝干树种的选择上,除落叶乔、灌木外,可增加松、柏类植物枝干,吸引当地昆虫,增加生物多样性。

3.植物种植:基础骨架固定好后,在其间种植植物,并回填土。植物多选择木质化高、耐贫瘠、分枝多、耐修剪的植物。本次选择种植的植物是紫穗槐,也可选择藤本月季、蔷薇等蔓生植物。除此之外,在本杰士堆的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是将掺有乡土植被(如酢浆草、蛇莓、紫花地丁等)种子的腐殖土撒在表面,随着植物自然演替和生态化过程,可形成多样变化的植物景观。

4.竹筒:在这次双垂鹤鸵本杰士堆制作中,加入了由4~6支短竹筒组成的竹筒捆,放置在土壤之中,为昆虫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同时还有利于疏松土壤,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5.填充: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将剩余树枝、树干穿插于种植的植物之间,对内部进行填充,并保留植物未来的生长空间。这样不仅丰富了本杰士堆的内部空间,还能减少动物对植物根和主干的破坏。

景观效果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种植的紫穗槐已经展叶,掺在腐殖土中的草籽也慢慢萌芽,双垂鹤鸵慢慢适应了这个新环境,时不时啄食本杰士堆上方的树叶。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季节的变化,本杰士堆里的植物还会此消彼长,演绎出别样变化的植物景观。

三、展望

本杰士堆在双垂鹤鸵运动场的应用对其运动场景观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营造了与动物生活相符的小型生态环境,满足了动物日常行为所需,提高了动物生活福利。在未来的工作中,可尝试为园内其他动物制作本杰士堆,以此来提升动物生活环境及景观效果。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您对杂志内容感兴趣,欢迎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