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复习内容
“此复习风格、内容及进度为笔者为自己设计,仅供参考,祝上岸”我的一轮复习计划(2-6月) 背诵:中药 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鱼腥草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息风止痉) 背诵:方剂 温下剂 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剂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攻补兼施 黄龙汤新加黄龙汤 黄龙汤用朴硝黄,参归甘桔枳枣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去枳朴加玄地冬,海参姜汁名新加。 背诵:中内 脾胃系:胃痛 胃痛良附散寒凝,保和丸消食滞停。 柴胡散主肝犯胃,湿热中阻清中应。 失笑丹参活瘀血,缓解刺痛效果灵。 一贯芍甘胃阴亏,黄芪建中虚寒轻。 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香苏散《局方》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 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清中汤《医学统旨》 医宗金鉴清中汤,苓草栀连蔻陈夏。 清中化湿和胃气,疼痛灼热一并化。 丹参饮《时方歌括》(丹参檀砂仁)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 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背诵:经络循行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 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看教材:中基 (三)藏象 1.藏象的概念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7.五脏与志、液、体、窍、时的关系。 8.脏腑之间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血津液 1.精 (1)人体之精的概念。 (2)人体之精的生成。 (3)人体之精的功能。 2.气 (1)气的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机、气化的概念。 (5)气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6)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3.血 (1)血的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4.津液 (1)津液的概念。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 (2)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 (3)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4)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背诵”版块有自己改编部分) (“看教材”版块摘自22年中综大纲) 过往: 2月19日复习内容 2月20日复习内容 2月21日复习内容 2月22日复习内容 2月22日复习内容(应是23号) 2月24日复习内容 2月25日复习内容 2月26日复习内容 2月27日复习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yjz/10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亩产公斤罗平冬季成功试种饲草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