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最后的日子》

成为家庭医生已经一长段时间了。

——题记

这年的清明节,大人们打来电话,乡下祭祖即将成行。事前大人们千交代万叮嘱——在祭祖跪拜时不要回头,也不能唤名字,不能嬉闹……然后默默背了几箩筐保佑吉祥的话在祭祀祖先时讲。

妥帖记准才放下心往山里跑。直到看见青冢,脚步却胆怯得像个孩子。总担心出错,因为怕先人怪罪,所以心想着要全心意地进行仪式——燃炮、上供、行礼、跪拜、默念保佑语。可心不知是过度在意偏跑远了,仿佛有另外一双眼睛观看周围的一切。

先人们好似一个个复活了,复活在山花里——紫花地丁张开了嘴巴,山杜鹃吹来喇叭,一朵朵鲜色的花,在山坡挺起身子,用清脆的声音说:红。这是山杜鹃。那边,你瞧,鳞花草,碗口大小的野生蔷薇倚树或丛漫生,山花覆着整座山,绵延宕开。你听,它们纷纷在讲述未料到的相遇和眼见其缓缓而至的离别,讲诉春天的短暂,又尽管短暂也像山花们炽热地盛放。那样的固执,又那样深情。

大舅是那朵开得最艳的杜鹃吧,你看,就在松枝旁边的那朵。

大舅去世整整两年了。

其实我有两个大舅,一个是亲姥姥的大儿子,一个是养姥姥的大儿子。

亲姥姥那边的大舅,早几年一次起木板上的旧钉子,不小心钉子刺破了手,起初不在意,后来没两天生出急速的破伤风,仓促间就去世了。养姥姥这边的大舅,听家里传来的信,是喉癌与食道癌并进倾轧他。

经历了几次放化疗之后,他的眼睛里的光像是被收走了似的。他极其的瘦,现出皮包骨的形,脖颈处隆起的包使他无法吞咽,每天只能喝一点点牛奶,踉踉跄跄地也过了好几个月。这几个月内,每天都听到他传来歇斯底里的疼痛叫喊声,旁边的人起初听得是撕心裂肺,到后来近乎麻痹了。

母亲经常去看大舅。每看一次,眼泪就掉一次,童年的回忆就更深一寸。那一年母亲三岁,亲生外婆自从生下母亲,如霜后的秋茄怏怏的。亲生外婆家去算命先生那里算了一卦,说小女与她命里相冲,于是亲生外婆找了家人把母亲扔在那里,是冬天的一个早晨,霜雪满天。母亲早上穿好了衣服,亲生外婆说带她去乡下的姐妹家做客,母亲兴致勃勃,听说那天母亲穿上她最美的花衣裳。后来母亲永远地留在“姐妹家”。

母亲一定有相当伤心的时候,她自己的母亲怎么再也没有来。有一长段时间,在一个人多的地方她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她只能躲,躲在房间,躲在月亮下,就像一只老鼠,提心吊胆。好像总有个人站在她身后,厉声呵斥她,说她是个克星。

而她的新母亲,为了养活她,每家每户地去讨饭。正逢每个家庭都拮据的岁月,每一家都省下一口粮食,救济一下这可怜的一家。

挨饿,受寒,母亲偶尔讲起,童年的她因为没有被褥,霜冻的日子她抱了件蓑衣,还不够,把她所有的衣服裹在身,仍然瑟瑟,像是一只孤鸟,遗忘在风雨中。

她也讲过她后来的母亲为了讨饭给她吃,白天黑夜要出门讨饭时,她一个人留在家里,没有灯,没有声音。又好像有声音冒出来,她惊恐地发现,有人在屋里走路,她甚至看见了一张脸,苍老、长斑的脸正对着她,他张着嘴巴,舌头缩在坏掉的牙齿后,突然这张脸不见了,他的脑袋垂下来,好像没有呼吸了,手臂断掉了一样一上一下,一只枯萎的,长斑的手不知从哪来正伸向她...她大叫一声,冲出了屋里。她的大哥哥懂得她的害怕与窘促,伸出手来保护她。

母亲多想像哥哥保护她那样,能够竭尽全力去保护他。

大舅有五个孩子,四女一男。儿子来得很是艰难,所以极尽所能地宠溺。又逢算命的说,大舅娘底下不能有儿子,慌慌忙间又把儿子过继他家。都在同一个村子,虽是过继,也不过是把儿子的床移动五十米的那户人家。那户人家也是宠极了。

我父亲见状,每次都愤愤然,“穷人养娇儿”,这是败家的先兆。父亲心直口快,看见不当的,先嘴就说开来,弄得人人都下不了台。母亲夹在其间,十分艰难。

“穷人养娇儿”,这个忌讳真的落在大舅的身上,也许是他生病的最初之源吧。

为了养活这五个孩子,大女儿二女儿都不让上学,早早地担当起家中的事务。大舅也没日没夜地干活,给他的儿子最好的一切。那一种过度,小时候的我见了也跟着愤愤然,这会害了这个儿子的底色。

大舅得癌症,他们一家人瞒得密不透风。毕竟癌症这件事,仿佛是耻辱似的,他们偷偷地医院,每个女儿拿出自己的辛苦钱,积攒在一块付高昂的医药费。医院一纸下令说是“医院也无能为力”了,大舅就送回了家里的床铺上。

母亲得知这件突如其来的事,实际上已是大舅的“癌症晚期”了,而且是末尾之时。她嚎啕大哭,哭那可怜的大哥哥已不久于人世,这辈子吃尽了苦。她要求我必须最快速度回故乡,帮大舅瞧病。你要“救”他,说的时候眼睛红扑扑的。

我出现在大舅跟前,摸了一下趺阳脉和太溪脉,基本上已经摸不到了。我深知自己能做的,只是让他减缓一点痛苦。大舅随时要从悬崖边坠下去。而我却无法拉住他。那一种怅然的无力感袭击着我。

我安慰着大舅,调整心底的忧伤跟说他会没事的。随后进行问证。

问证如下:

病家:大舅73岁

主诉:喉咙很痛、无法说话、吞咽困难、咳嗽频繁、睡觉困难

脉象:脉细数、尺脉很弱、一分钟跳下

舌象:舌胎干燥

半表半里:咽干、口渴、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胸闷、喘息费力、气短、一点点热就猛咳嗽

表:怕热、咳嗽频繁、痰少、黄痰、咽痛、手足冰冷

里:喜欢喝冷饮、大便1天2次、说胡话

从脉象上看,脉细数、尺脉很弱、一分钟跳下,现阴虚阳亢的局面,但又一细想,实则亦是厥逆之证,阳亢于上,阴亢于下,阴阳要厥。再看证,咽干、口渴、猛咳嗽、怕热、黄痰、咽痛、喜欢喝冷饮等等,也佐证了上热严重。而手足冰冷,说明气血已经不能够往四肢走了,已陷入严重的阴证了。同时胸闷、喘息费力、气短也是佐证人体在危急的状态,这是津液缺乏没有能力气化出表而产生的壅塞反应。

那么怎么把这个危急的状态调整回来?

我们知道,人体正常是寒在上热在下,这才是人体舒服的“泰卦”。但现在刚好相反,热在上寒在下,这是“痞卦”。此时,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外加少许人参和黄芩。

大舅家的女儿们专程出去菜市场寻找猪胆。为什么用猪胆汁,有一种说法是:动物药材为“血肉有情之物”,更容易融合受纳。当人陷入极阴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大剂量的药扶阳救逆,太慢了恐延误,另一方面又怕阳气激发得太快,变成阳脱之症,人会有危险,这就好比将灭的火不能重吹一样。这时候可以加一味苦寒药,稍制其阳,以化合阴阳,就好比炖汤的时候加个盖子,盖子是凉的,热气在盖子上凝结成水回落于锅内,不至于耗散出去。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之为“从阴引阳”。

而人参这味药,是一味偏阴柔的药。人参是亢奋阴的,能让脾胃迅速化生津液。在这里也是同理,胃的津液被下利消耗干了,因为是阴证,人有口渴,人参让脾胃迅速化生津液,胃里有津液才能蠕动消化。人参是寒热不禁,人参不是寒药,却也不是热药,是亢奋阴的药,因其作用于阴,用量不大。

一剂药后,咽干、口渴、猛咳嗽都有改善,脉下来了,一分钟80下,睡觉可以稍微睡两三个小时。继续嘱咐喝两剂药,两剂药后,诸多改善。

可是大舅却不愿喝药了,怎么样劝都不喝。久不能下床的他忽然下了床,难得出去走了走,嘱咐着舅妈做他最喜欢吃的红烧肉。他走到祖宗的神龛前,拜了三拜。

这天,他把孩子都拉到一起,回顾了一下人生的重要节点,又嘱咐儿子要振作起来,希望他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那天,大舅最小的女儿,他最小的外甥女,三岁的小孩子在离开外公家时,走到床前,跟外公告别:“外公,永别了。”那个孩子刚刚在电视上学会“永别”这个词语。

啪,一个巴掌打过去。

孩子哇哇大哭。

那晚,大舅就去世了,据说是在梦里悄然走的,走得很安详。

最后申明:此证此方此分析,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并非最佳的方子,我只是如实记录整个过程。文章中的方子,仅限一人一方,请勿试药,试药后出现的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延伸阅读家庭医生养成记

《渔夫表叔吓破了胆》家庭医生养成记

《堂弟媳妇犯痔疮了》家庭医生养成记

《四姨的心结》家庭医生养成记

《大卿嫂生病了》家庭医生养成记

《大表姐的焦虑症》家庭医生养成记

《朵朵妈鼻根长疮了》家庭医生养成记

《四伯的顽固性失眠》家庭医生养成记

《二婶的瞑眩反应》家庭医生养成记

《朵朵的生死场》家庭医生养成记

《胖丫减肥记》家庭医生养成记

《胡湖的胃永远填不满》家庭医生养成记

《米兔全身长疹子》家庭医生养成记

《避免三舅爷的一场手术》家庭医生养成记

《叔公的肾萎缩》家庭医生养成记

《小蓝的便秘》家庭医生养成记

《表姐家的娃感冒了》家庭医生养成记

《表弟发烧了》家庭医生养成记

《大姨生病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yjz/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