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有两位花郎,常在一起沿村讨饭,日久天长,两个人感情渐渐深厚,即结拜为兄弟。他俩白日讨饭,夜间同宿于破古庙中。

一天,弟弟手指突发疔疮,疼痛难忍,红肿发亮。哥哥焦急如焚,心想若不及时诊治,手指有烂掉危险。于是,他带其弟前去寻医。离此不远有座东阳镇,有一家“济生堂”药铺,既治病又卖药,有一种自制治疗疔疮外用药。老板见是花郎讨花,就以先拿五两银子再给药为借口,将两个花郎拒之门外。无奈俩弟兄离开东阳镇,来到一片山坡地,弟弟疼痛难忍。这时,太阳快落山了,满天霞光照在山坡上,有一种紫草花在眼前耀耀生辉,哥哥顺手掐了几朵放在嘴里嚼嚼,觉得苦丝丝的,便又吐在手心里。此时弟弟的手指头火烧火燎心难受,哥哥顺手将刚刚吐出来的花瓣按在弟弟的手指头上。过了一会儿,弟弟感到手指头凉荫荫的,比刚才舒坦些了,又过了一个时辰,弟弟的手指头竟不痛了。他们又采一些带回庙中捣烂糊在手指头上,并用紫花草熬水喝了下去,安安静静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肿痛果然消了。过了二天后,疔疮竟奇迹的全部好了。

后来花郎就根据这种草秸梗笔直,象一根铁钉,顶头开几朵紫花的形象取了“紫花地丁”的名子。

紫花地丁,性寒解毒,痈肿疔疮,外敷内服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清热消肿。用于疔疮痈肿,瘰疬,恶疮热毒。用量用法: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數患处。

临床应用本品辛散苦泄,性寒清解,为解毒消痈要药,对疗毒肿痛功效尤良,内服外用均可。

《民间验方1》外感热病

以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双花各15g,天葵子6g,随证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湖北中医杂志》

《民间验方2》急性皮肤感染

鲜紫花地丁草20g,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早晚各换药1次。《金华医学》

《民间验方3》静脉炎

紫花地丁g,加温水20ml,搓烂后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至愈。《福建医药杂志》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uadidinga.com/zhddycxz/10626.html